1 / 9
文档名称:

《空谷幽兰》_图文-课件·PPT.ppt

格式:ppt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空谷幽兰》_图文-课件·PPT.ppt

上传人:aidoc1 2015/10/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空谷幽兰》_图文-课件·PPT.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空谷幽兰》
……夫幽兰之生空谷,非历遐绝景者,莫得而采之,而幽兰不以无采而减其臭……
张居正《七贤咏叙》
《空谷幽兰》的装帧古香古色,名字也是中国风味十足。可是作者却是一个名叫比尔·波特的美国人。内容居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作者在中国的“寻隐之旅”。在所有人的印象里,隐士应该是过去式的,在这个物质社会里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没想到作者居然在终南山等地找到了不少当代隐士。
“陶渊明是我的理想。翻译佛经就是我的道。”
比尔•波特1972年去往台湾。在一个佛教寺庙里生活了三年。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天亮前起来诵经,夜晚听钟声,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如果我的腿太痛,我就读书。

后来他隐居在竹子湖边的一个家舍里,曾以“赤松”的笔名翻译出版了《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等。
1989年,他邀约上自己的朋友,一位摄影师史蒂芬,踏上了终南山探访之旅。那些摄于幽谷悬崖中的照片记录了此行的艰难:
古老破败的寺庙与道观、万丈深渊和铁链。而比尔波特也用自己的笔详细记录下他与隐士们的交流,以及他所看到的隐士们的生活现状。
我以为作者会用他们的价值观,以一种猎奇轻浮的态度来看隐士这中国文化的一块璞玉。但细细通读这书,才知道并非这样,比尔•波特自己也坐禅悟道。他怀着虔诚的心去探寻中国人都不相信还存在的这么一群智者,去探寻这些“最幸福、最和善的人”。
我能够理解有的人什么都不想要,而只想过一种简单的生活:在云中,在松下,在尘廛[chán]外,靠着月光、芋头和***过活。除了山之外,他们所需不多: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暝之时的片刻小憩。
( 第一章隐士的天堂)
这是比尔波特心中的隐士生活,大概也是很多人心中的乌托邦。
这本书全是白描,写法其实一般,无非过程、记述,略带些议论、感触,恰到好处。而翻译对字句的拿捏又很有功力:味道淡极了,亲近不狎。
我们所考察的山中,有一座叫太姥山,就在福建省西北角。在路上,我们碰到一位居士,他把我们带到一个山洞前,洞里有一位85岁的老和尚,他在那儿已经住了50年了。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老和尚问我,我反复提到的那个“毛主席”是谁。他说,他是1939年搬进这个山洞的。当时这座山的山神出现在他的梦里,并且请求他做这座山的保护者。
( 第一章隐士的天堂)
这个有些“不合时宜”的老和尚大约现在也已经仙逝了,那么现在是谁是这座山的守护神?还是这座山就这样孤独的等待?至少比尔见过他们,和他们说过话,为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底片。
……她们的茶也是著名的武夷山茶。它没有一点儿好乌龙的清香,却有一股浓烈的气味,这股气味受到一部分人的赞赏——他们为了明目清心,在坐禅前喝这种茶。我说它尝起来像“菩提达摩的眼皮”……一千五百年前,菩提达摩为了防止坐禅时唾着,把眼皮割掉了。他的眼皮落地的地方,长出了第一批茶树。 (第九章走过***桥)
很有意思的一段。比尔波特,也许他对禅道的理解并不是那么深,但是他也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