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一、课题:三年数学《观察物体》二、教材简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观察物体”时,主要是从简单生活用品(玩具、汽车、茶壶等)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进行观察,并选择合适的图形表示看到的物体形状。这部分内容则是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生活用品以及由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感受物体与平面图形。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学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能力目标: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本课难点是: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五、设计理念《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 。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例如,导入课程时,教师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手机、福娃不同的面,让学生去观察,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同一个手机为什么同学们观察到的形状不同。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出示手机的正面、侧面、上面图) 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这分别是什么物体?为什么都是手机,但形状却不一样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一个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请同学们思考,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观察一个物体呢?你喜欢从哪个角度去观察?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之间说一说,并指名回答。师出示福娃公仔,并做简单说明。学生仔细观察。师出示从正面、侧面、上面、后面拍摄的福娃的照片。提问:你看到了福娃的哪一面?是课件上的哪张图片?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再指名回答。 2、换位观察听老师口令,请几名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换位观察物体,你们现在看到的福娃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你形状看到了福娃的哪一面? 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的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全面观察游戏:比一比谁的反应快游戏规则:听清楚老师说哪个小组要看福娃的哪一面,想一想自己应该站在什么位置能看到这一面,就马上跑到相应的位置。(三)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出示一个每个面的颜色都不相同的礼品盒。猜一猜:从任何一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