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十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策划方案
主办: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
承办:宿迁学院
08中文(3)班
王亚玲
082210332
目录
前言…………………………………3
会议议题……………………………4
会议目的……………………………4
会议时间……………………………4
会议地点……………………………4
会议组织……………………………4
邀请参加嘉宾………………………5
会前准备……………………………5
日程及议程安排……………………6
会场布置……………………………7
组织与分工…………………………8
筹备程序……………………………9
费用预算……………………………9
注意事项……………………………10
附录…………………………………11
前言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会自2002年5月成立以来,通过多种形式的交往活动,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文学团体建立了联系,为弘扬中华文化、向海外宣传介绍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由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主办,宿迁学院承办的“第二十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1年6月28日~7月1日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迁学院召开。届时将会有来自海内外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和出版社、杂志社等1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世界华文文学是一个生命整体。在众多的描述世界华文文学历史的方法中,“天、地、人”的思想较合适。“天”主要指文学现象的时间性,“地”主要指文学现象的地域性,“人”包括审美主体和作品人物。“天、地、人”观念具有的多层次性,最足以容纳 2 0世纪华文文学史的丰富性和呈现其生活的整体性,也能突破中国内地、台港澳地区、海外华人社会历史转型和现实社会体制的差异给文学史整合带来的难题。“五四”前后、40年代前后、70年代前后、90年代前后,构成了百年华文文学发展的四个时期。描述清楚这四个时期的历史起伏,足以呈现 2 0世纪至今的民族新文学的全貌。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主办的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是专门从事中国大陆以外即台港澳与海外华文、华人文学的理论性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90年创办以来,受到海内外文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和极大关注,被称作是促进海内外文化学术交流的纽带,展示世界华文文学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园地。
当代文学的文革题材中,浸透了太多的血与泪的回忆。文革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惨痛损失,在人们心中刻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大陆文坛从“伤痕文学”开始,从不同的方面透视文革现象;海外作家对此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其对人物悲剧命运的塑造,明显地表达出作家们对“文革”的否定和排斥,因而也符合了寻求宣泄和净化对“文革”的恐惧的读者的心理,构成了表现文革作品的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台湾现代诗与大陆朦胧诗同属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它们站在共同的艺术基础之上,积极地向西方借鉴,并在时代的推动下,应运而生。他们的诞生标志着两岸新诗再革命的勃兴。
一、会议议题:
总议题为:多元文化共建的世界华文文学
分议题为:
“近30年华文文学学术史梳理”
“两岸四地文学对话”
“海外文化语境中的华文创作与研究”
“华文文学教学实践与教材建设的新问题”
“世界各地区华文文学最新信息交流”
二、会议目的:
望广大华文文学作家和研究者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大背景下,尽情抒写华人在世界各地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认真研究世界华文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总结华文文学创作的宝贵经验,为推动世界华文文学创作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会议时间
2011年6月28日——7月1日为期四天的学术会议。
四、会议地点
宿迁学院新图书馆报告厅
五、会议的组织
主办单位: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
承办单位:宿迁学院
协办单位:江苏洋河经典酒业有限公司
六、邀请参加嘉宾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吴珊珊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文宣司副司长王小雪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会长王娜娜
中张晓琳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徐梦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晶晶教授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顾问蒋鹏飞
宿迁文联主席夏陟
我校党委书记葛锁网
副校长顾小虎等领导
邀请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16个国家,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地众多学者、作家等。
——约计1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还邀请了中者
七、会前准备
策划案定稿
信息发布:可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媒介的方式进行大力宣传
会议邀约函、会议通知,门票设计、定稿并寄发、送发,可使用传真、信函、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