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党员林州之行学习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6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党员林州之行学习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54156456 2019/3/31 文件大小: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党员林州之行学习心得体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党员林州之行学****心得体会党员林州之行学****心得体会“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在林州,我们参观了工程艰巨、耗时费力、极具人工美学、独一无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认识了一心为群众谋幸福、排除万难、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见识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勇敢无畏的林州百姓。高级讲师李春芳老师生动详细地介绍了新时代林州优美的地理风貌,讲述了90年代修建红旗渠的历史背景,歌颂了党的好干部林州县委书记杨贵、“铁姑娘”李改云、“凌空除险英雄”任羊成等,传达了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最让我动容的是县委书记杨贵。在观看杨贵纪录片的过程中,我几度哽咽,感慨万千。是什么赋予他带领林州人民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决心和魄力;是什么让他不畏自然、不畏困难、不畏前程,为了林州百姓勇往直前、无私奉献。在纪录片的最后,他说了一句话“相信党,相信群众,相信历史”,这可能是最好的答案。一根扁担创家业。 扁担精神诞生于太行山中的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石板岩基层供销合作社。由于地处崇山峻岭、悬崖峭壁间,石板岩一带方圆几十里,连一个小卖部都没有,人们出山赶集需要九转十八弯,常常是起早上路,日落才能归山。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方便山里人买卖,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农民自发办起了合作社,白手起家,靠一根扁担进行艰苦创业。石板岩供销社人正是凭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仅靠一根木扁担、一副铁肩膀,一双铁脚板,不畏艰难困苦,不计名利报酬,挑起了连接党群、沟通城乡的重担,在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的扁担精神。我钦佩林县人民勇于与困境作斗争、敢于创新的胆量和智慧,敬仰供销社人克勤克俭、一心一意服务群众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他们所代表的扁担精神是一面旗帜,是一座丰碑,将历久弥新,代代相承。“先祭谷公,后拜祖宗”。这是福建省东山县百姓逢年过节的****俗。“谷公”指的是谷文昌,河南林县人,从1950年开始便在福建东山县工作,担任了十多年的县委书记,带领群众艰苦奋斗,遍植木麻黄,硬是治服了“神仙都难治”的风沙,改变了东山的面貌,受到广大群众的敬仰。听闻谷文昌事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