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读书报告会(精选).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书报告会(精选).doc

上传人:qiaoshi3311655 2015/10/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书报告会(精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书报告会主持人词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读书报告会《分享教学主张成就品质课堂》现在开始。
首先请大家观看本届读书报告会的主题片。
感谢李海军老师,给我们做了这个精美的课件。
教学是校园中永恒的话题。作为教师,我们对教学也会有自己的感悟和见解,这些见解我们称之为教学主张。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的从教经历,所以每位教师的教学主张也不尽相同,但好的教学主张总会给人启发,所以,我们特别邀请了六位教师,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教学主张。
今天的读书报告会分为两部分:一是六位教师的报告,二是所有教师都可以参与的有奖互动。
有奖互动又分为两项内容,一是在六位教师的报告结束后,我会问一些和六位教师的教学主张有关的问题。答对的老师可以得到张文质主编的《活着就是幸福》这本书,在座各位老师可要仔细听啰!谁听的认真仔细,谁就有可能拿到奖品!
有奖互动的另一项内容是可以发表自已的教学主张,只要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就可以获得奖品,老师们在听报告的时候,也可以想一想自己的教学主张是什么?
好,首先有请刘丽老师,她带来的是《本色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今天,有些老师的语文教学中,加入了许多浮华的内容,但郝老师却有自己的思考,做了一个质朴无华的选择:本色语文。郝老师的报告,让我们在喧嚣中,感受到了一份宁静,一份坚守。
所有学科当中,数学是最抽象的,但张书霞老师,却用生动的情境,让学生轻松的学****数学、感悟数学、享受数学。有请张益红老师。
感谢张老师的报告,更感谢张老师让学生在数学学****中享受到了快乐!
不知大家是否想过,教师的根在哪里?教师的根在哪里呢?刘丽老师认为,教师的根在课堂,而课堂在高琴老师看来就是一种生活,有请高琴老师给我们演绎《课堂,是一种生活》
刘丽老师的课堂和生活已经完全融为一体,她在设计课堂也在设计人生,她在课堂中注入生活,在生活中收获幸福,所以刘老师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下面要请出的是孙雅莉老师,孙老师是一位理性的教师,在理性的反思中,她成为了学科带头人,更重要的是,她的课受到了学生的一致欢迎,下面,有请孙老师,让我们和孙老师一起《以思促长以长促教》。
孙老师的反思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尤其是她对于教学过程中“内伤”的反思,相信给大家的反思开拓了新的思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下面有请年轻的叶春霞老师给我们讲讲如何欣赏美?
叶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次美的享受,叶老师的课件是美的,叶老师的语言表述是美的,更重要的是,叶老师培养了一批会欣赏美的学生,从而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下面,我们开始我们的有奖互动环节。
第一个问题:
老师的本色语文课是怎样上出语文味的?
朗读——激发情感,体验语文味。
语言揣摩——品词赏句,嚼出语文味。
读写结合——适度拓展,升华语文味。
第二个问题:
老师的教学主张是什么?
我的教学主张就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数学,感悟数学,享受数学.
第三个问题:
为什么认为课堂是一种生活?
一只有努力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才是高效的有生命力的课堂。
,而且这种生活,持续不断的影响着我们的职业生命,乃至自我整个的生命状态。 
第四个问题:
老师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
吃透教材、补充教材、更新教材
第五个问题:
老师主张:让学生学会欣赏,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形成健康的心态,展现良好的人格魅力。她让学生学会欣赏什么?
欣赏自然、欣赏艺术作品、欣赏他人、欣赏自己
解读教材: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预设:“一切皆似无意间”
生成:“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下面进入交流互动的第二项内容:
哪位教师说说自己的教学主张?
书已经送完了,还想继续发表教学主张的教师请把自己的主张发到OA平台上!
希望大家在提出自己教学主张的同时,对自己的主张做些阐释,我们将以此为依据,从中请一些教师参加我们后面的读书报告会!
感谢教师的精彩发言,感谢所有教师的聆听和参与。本届读书报告会到此结束!谢谢!

本色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去年年末,我有幸观摩了一场省级优质课比赛。其中有一节课,叫《散步》。讲的是一家四口人——“我”、母亲、妻子和儿子在一个春日外出散步的故事。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新奇,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宽敞。结果,“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一起走了小路。作者在最后写道:“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篇文章很美,表现了家庭的温馨。上课的老师,先让学生给文章重拟标题,然后以自身为例谈到中年人要承担很多压力,最后讨论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快下课的时候,老师放起了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