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美学读书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学读书报告.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9/4/1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学读书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薈《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读书报告莇螃读完宗白华先生的《中太低,所以只觉得语言晦涩难懂,读完以后对“意境”二字也没有什么感觉。无奈只好又借来夏昭严先生的《意境概说——中国文艺美学范畴研究》和几篇论文来读,所以这篇读书报告是综合了多人的成果。蚀正文:芈意境,作为文艺审美及评价的一个重要层次,自古就是中国人的文艺作品一种追求。远在《诗经》时代,古人就创造了大量富有意境的优美诗篇,如《蒹葭》中反复吟咏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营造出一种无限怅惘且充盈着淡淡忧伤的诗境。王国维曾评价说:“《》一篇,最得风人深致”。这里的“深致”指的就是有意境而达到的一种境界。由此可见,意境早在先古时期就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葿《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的开篇就说:“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这就表明了意境的实际上来源于艺术的创作主体对自然万象、宇宙人生的体验和感悟。艺术家用心灵去体验世界,感受生活,并用文艺作品来描摹自己的切身感受。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宇宙人生的无穷无尽,因而艺术家所创造的已经也是无穷无尽的。膅一、意境的意义莄什么是意境?关于意境的界说有关学者提出了多种说法,但是有哪一种能全面地描述意境。王国维提出了真情景说,强调“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情感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把“真”作为衡量意境有无的标准。诚然,“真”是作品有意境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但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就一定有境界吗?答案是否定的。像杜甫的“三吏”“三别”取材于现实生活,富有真情实感,但我们却并不能说它有意境。意境首先能让受众感受到一种或刚或柔的时空感。现在流行一种情景交融的说法,认为意境是身外之景与内心之情相交融而产生的艺术形象。另外的一种主客观统一说与此种说法相呼应,但也有人认为不全面,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就创造了一种辽阔悲壮的意境,但是这里只有诗人的情感抒发却并没有具体的景物与之对应。意境是很难界定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意境离不开情与景的融合,主观景物和内心世界的统一。宗先生认为意境是“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且“艺术境界主于美”。宗白华先生并没有将意境归结于某一种已经某一种特征(前面的说法实际上只能算是意境的一个特质),他强调意境来自于对于宇宙人生的赏玩和体验,超越人自生的局限性,进而达到与世界和谐统一的境界,恰如如来佛拈花一笑时赏玩色相的刹那间感悟。聿因此,意境来源于心灵,来源于灵魂深处刹那间的妙悟(但是,我并认为意境之美就是心灵之美,因为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其作品表现出的意境可能与作者心灵感受不一致,所谓“言不尽意”,而且很多有心灵体验的意境是无法用具体的文字、建筑甚至音乐等文艺形式来表达的),这其中包含了生活情趣,充满了生活的活力。尽管如此,意境的产生还要借助于客观事物,所谓“境生于象外”“立象取义”,“象”是表达艺术家内心体验的一种媒介和手段。“在一个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情景交融,不一定就能创造意境,但却是创造意境的基本条件。芆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