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一腔心事谁与付——作文情感表达技巧探究-中学语文论文一腔心事谁与付——作文情感表达技巧探究 秦威威不可否认,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和个性化使用语言的能力确有一定先天差异在内,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指导学生表达抽象的生命体验这一方面我们就无事可做。相反,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将自己的一腔心事付与一些小的技巧,从而将其生动而形象地表达出来,让自己的思维在如花的语言之中尽情绽放,未尝不是功德一件。一、落红不是无情物——付与具体可感之景物情感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妨把抽象的情感凝聚于具体可感之物或景之中,使之可触、可感。这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行文过程中细部之处的化抽象为具体。王国维的那句“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我们并不陌生,然而经常的情况却是,我们总是习惯于沉浸在自己的感觉里,而对身边的景、物、情、事视而不见,空有色彩却不曾观物。这就需要我们敏于观察,细腻思维的灵敏度,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便是以这样一种方式传递着穿越时空的喜与悲,滔滔不尽的东流之水诠释的是词帝身为亡国之君阶下之囚的愁苦,驿外断桥边黄昏风雨中无主盛放的寒梅演绎的是陆游的衣袂翩跹卓然独立,反复吟唱的不知道在哪边吹的风是寻根文学大背景下知识分子的迷惘,面朝大海的那座房子则是怀抱赤子之心的诗人对尘世简单的幸福求而不得的悲凉。东流江水、寒梅、不知何处的风、面朝大海的房子,他们便是将自己抽象的情感体验凝聚在了这些具体可感的事物上,以此来传情达意。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在针对这一点的作文练得那在风中摇曳的秋千吗?它承载着一颗幼小的心灵,把幸福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圆弧线,和着你宠溺的气息抛至最高点……”在这些文字中,她把自己对童年的美好印象凝聚在了那架风中摇曳的秋千,随着秋千荡出完美的圆弧线,她站在青春的门槛中凝望的童年也随之完满。再如学生在习作中表达欢愉之感,有人描述的是初春窗前一树含粉带露的海棠,也有人关注的是九月校园上空弥散的淡淡桂花香,学生的世界里其实有太多令我们惊喜的情感体验,只是他们还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另外一种情况是,在写复杂叙事的记叙文时,因事件细节等较多,不易把握,这时,可以把事件与事件之间共通要表达的情感凝聚在某一具体之物上,作为主线贯穿全篇。苏教版教材中的《项脊轩志》便是很好的范例,文中作者将“两种情感、三位亲人”的叙写以“一间书房”贯之,浑然天成,这篇文章学习结束之后,仿照文章的这种写法趁热打铁以《老屋记事》等类似题目进行作文训练,效果很好。二、一枝一叶总关情——付与典型的生活细节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①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细致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人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②在作文教学中,细节描写已是老生常谈的写作技巧,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学生准确地捕捉到典型而传神的细节。这需要留心观察生活,能够准确抓住对象包括人和物的身份或种属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特征精心锤炼词语,可以精工细笔,可以浓墨重彩,因个人表达习惯而异。在一次以“孤独”为话题的随笔习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