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上善若水任方圆立意.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善若水任方圆立意.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9/4/2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善若水任方圆立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善若水任方圆立意篇一:上善若水任方圆上善若水任方圆什么是圆?”圆”即圆融。就是说为人处世不能过于棱角分明,过于刚直,那样容易与人碰撞,伤己伤人,而要善于融通和灵活,再难也能八面玲珑,再险也可左右逢源。圆不是“圆滑”,而是根基于“方”而采取的处世方法和技巧,即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处世要“圓”,但绝不能圆滑世故,更不能平庸无能。这种圆是圆通,是一种宽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在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之后,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因洞察别人的弱点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别人高明而盛气凌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因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主张让人感到压迫和惧怕;任何情况都不应随波逐流,迷失自我。在潜移默化中而不是让人感到强加于人中说服人,打动人,征服人。这需要极高的“圆”的素质,很高的“圆”的悟性和技巧,为人之道——方中有缘,圆中有方,这就是方圓做人的至高境界。篇二:关系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关系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所谓“关系”型材料作文,就是题目材料中有一组或多组概念,这些概念处在一定的关系之中。例如2014年上海卷“穿越沙漠”这道考题中,有“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必须穿越这片沙漠”,以及“自由”“不自由”两组关系;浙江卷作文题的关系是“门与路”,辽宁卷作文题的关系是“霓虹灯与繁星”,福建卷作文题的关系是“空谷·悬崖峭壁·栈道桥梁”。此外,2013年全国课标乙卷的“切割钻石”、上海卷的“重要的事情与更重要的事”、辽宁卷的“沙子变珍珠”、湖北卷的“上善若水任方圆”,2012年江西卷的“‘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与‘要想到你没有什么’”、浙江卷的“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以及2011年上海卷的“‘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等,其“关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都比较明显。审读此类文题的题意时,我们必须利用系统论的观点,把相关概念置于一定的关系之中,才能整体把握材料的核心内涵,精准地确定立意点,确保过好审题、立意关。一、从梳理关系入手,有效把握供料内涵近年来,多省市高考材料作文的命题中,大都做了这样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这样就对材料和作文之间的关系做了明确的规定:材料是作文的起点,也是作文的范围;多角度审题一定要在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无论哪个角度,都不能孤立地存在,而要从某个角度出发,统筹整个材料的内容或引发的思考。换言之,多角度审题不能理解为断章取义或瞎子摸象。对于“关系”型材料作文题而言,审题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明确材料中包含着哪组(哪些)关系,进而洞悉考题隐含的方向与命制意图。【试题解析1】(南通市2014届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爱默生)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舒婷)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指要】本则材料由三句名言组成,每句话都有“关系”包蕴在其间:第一句话“人皆可以为尧舜”,关系是:普通人-尧舜那样的伟人。意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伟大的人(普通人有成为伟人的可能性)。第二句话“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关系是:并不伟大的人一伟大事业的缔造者。意为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也是平常人、普通人,暗指他们通过特定的努力完成了伟大的事业。第三句话“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关系是:心的平凡一事业的不平凡。意为以平凡的心态追求伟大,取得伟大的成就。如此看来,三则材料均指向“平凡(普通、平常)”与“伟大(不平凡)”的关系,且暗含“平凡(普通、平常)”成为、成就“伟大(不平凡)”之意。如果疏于梳理关系,无视“平凡(普通、平常)”与“伟大(不平凡)”之间的关系,转而谈“人生的价值在于成就一番事业”“平平淡淡才是真”“人生在世应当有梦想”等,就属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笔下作文也就偏题或离题了。【试题解析2】(2014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指要】这道作文题选用的是概述性的事实材料,它以“照片”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涉题;材料通俗易懂,两段文字间蕴含着多组对比:黑白胶片的时代-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几个瞬间-照片很多,记录点点滴滴,可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