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芜湖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doc

格式:doc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芜湖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3346389411 2013/11/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芜湖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设计
芜湖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利用总体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针对芜湖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利用总体规划进行。
对《芜湖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意见及完善区域规划的对策、调整建议与措施要突出如下内容:
在对芜湖市环境影响预测、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主体功能定位、生态功能定位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区域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发展规模、清洁生产、城镇布局等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科学评估,得出芜湖市区域战略发展目标与资源能源、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目标、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否协调一致的结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提出完善区域规划的对策、建议与措施,为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芜湖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奠定科学基础。
芜湖市域发展现状分析


、地形地貌
芜湖市其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7°58′-118°43′,北纬30°38′-31°31′之间,东与宣城市相邻,西与巢湖市隔江相望,西南与铜陵市相连,南临皖南山区,北与马鞍山市相接,辖南陵县、繁昌县及芜湖县,全境面积3317km2。距省会合肥市119km,距江苏省南京市90km,距长江出海口468km,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边缘,素有“皖南门户”之称。
地貌类型有低山、丘陵、岗地和平原圩区。市域河流、沟渠纵横交错,残蚀山丘散布。其中平原、%、%%。境内由南至北可明显分成三带:一是西南部低山、丘陵地,海拔为100-250m;二是中部起伏的残丘,海拔为50-100m;三是北部、东北部的岗地、平原圩区和沿江洲滩地。自然地势沿长江呈西南往东北倾斜,平均海拔6~10m(黄海高程)。
、水文、水资源
芜湖地处亚热带,纬度偏南,临江近海,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气温15~16℃,全年日照 2075hr,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mm。2001~2005年来的大雾和霾的年平均天数9天。
长江从芜湖市区北缘流过,流经芜湖段长约71km,青弋江、水阳江、漳河大小支流贯穿南陵、繁昌、芜湖三县,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全市水面面积达478km2,%。芜湖市区及三县地表泾流量(不包括过境水量),同时由于全市均属冲积平原,降雨补给充分,致使地下水资源也极为丰富,,沿江丘陵地区还有深层裂隙脉状承压水。
、矿产、旅游资源
芜湖属于北亚热带、中亚热带的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混交林地带,原生天然植物已不存在,多为次生和人工林,如马尾松、银杏、水杉、香樟等;主要特色农作物有优质水稻、油菜、苗木、花卉、蘑菇、莲藕、茭白、螃蟹、青虾、珍珠等,主要花卉有月季、杜鹃、牡丹、菊花等。
芜湖有山地、丘陵和广阔水面,动物资源丰富,有食用动物、毛皮动物、药源动物和珍稀动物,特别是国家保护动物扬子鳄和中华鲟等均在境内生活。
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至今已查明的矿产有55种,矿产地逾百处,,主要矿种有铁、锰、钒、煤、有色金属、粘土、石砂石、花岗石和矿泉水,此外还有硫铁矿、瓷土、天然气等,其中石灰石储量达42亿吨,已利用的23种,为建设大规模的建材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芜湖古称“鸠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山水环抱,风光宜人,人文景观荟萃,古迹众多,为著名滨江旅游胜地。

、工农业
2007年,,%,增速为近10年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5294元,%,按当年年末汇率折算为3463美元。∶∶∶∶。
2007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20410ha,比上年增加3712ha;油料种植面积35373ha,减少7701ha;棉花种植面积7442ha,增加556ha。,%,连续四年增产增收。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