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底钓,顾名思义就是两钩落底。要做到这一
点很容易,在两空钩离底时,调标尖的一半目数
出水,搓两饵后抛钩,只要标尖被水淹没,在上
移至露出水面,则两饵必定到底。简单找底得到
的底是水底,而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被鱼所接受的
底。打个比方,水底是一个盘子,钓饵成在盘子
里,如果盘子太滑,饵来回滚动,鱼就吸不进去;
如果盘子不平有凹坑,饵又重,鱼就吸不起来,
这个底就不是我们要找的。找底是在无法选择盘
子的时候,让线组操纵和改善钓饵的状态,达到
把鱼钓上来的目的。水底的底是客观存在的,但
真正的底在钓鱼人。动中找底,特别是轻触底是
凭感觉找的。为了找底,许多人采用浮标桶,一
颗饵压下几目看的清清楚楚,但到钓场一试就不
是那么回事了。在浮标桶里,调 4 钓 4 试的很好,
到了现场就无法实现,钓 4 只有 3 目半接近 4 目,
失踪的半目或 1/4 目到哪儿去了?被水吃掉了,
还是被线组掩蔽了?所以,简单找底不是过底就
是虚底,真正的底是在钓的过程中找到的。
线组是主线与子线的搭配。它是在长度,线
径,软硬物等物理指标的比较中选择的,但常规
鱼情的合理配置与非常鱼情的调整,是既有章法
又没有章法的。钓 250 克以上的大鲫鱼,在没有
比较的情况下, 。
2001年10月在秦皇岛参加全国钓鱼俱乐部总决赛,
第一天钓混合鱼就是用的这个线组,用 3 号白袖
钩时,大鲫鱼的鱼讯时短促有力向下一顿,鲤鱼
的鱼讯时抬标半目,紧接着下挫 2 目,中鱼率超
过 80%,应该说钓的挺顺。环视周围,即使用较粗
子线的钓手也都钓的不错,考虑到池中有相当数
量的鲤鱼,许多钓手都把线组的规格提高了,子
线也尽量放长了。由于是生口鱼,吃口凶,即使
线组搭配不甚合理,鱼也能接受,可是第二天,
经过 5 场比赛后,倒回池塘的鱼已经超过存鱼总
量的 70%,就算剩余的鱼没有被钩伤过,也会在惊
恐中改变吃饵的规律,突出表现就是鱼不在抬头
摄食,也不在跟踪钓饵下沉使浮标到位就有鱼讯。
同是钓底,昨天的底实实在在,而今天,一样的
钓组,一样的深度,两饵却像被淤泥掩埋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