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doc

上传人:雾里看花 2019/4/3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中学语文论文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文/陈黎辉【摘要】一篇课文,找准了它的“切入点”,就抓住了全文的“神经中枢”。根据课文特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不仅使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也有利于学生发展学生思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 阅读;教学;切入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引导学生有效地钻研文本?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每篇课文的要旨,选准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课文,欣赏课文,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现结合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材,谈谈个人的做法。一、以课题为切入点,贯通全文文章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浓缩,或主题思想的概括。教学中,教师可从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阅读文本解决问题。教学《我选我》一课,我引导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我”指的是谁?“我选我”做什么?“我”为什们要选我?然后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找出答案:“我”指的是王宁。“我选我”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因为我和原劳动委员李小青是好朋友;我要像他一样热爱班集体。在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后,我再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我选我”成功了吗?(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成功了。)平时生活中,你们见过“我选我”的吗?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学生纷纷谈自己的想法,多数学生都赞同王宁的做法,表示要向他学习。这样,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很容易被学生理解了。二、以起始句为切入点,统领全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起始句,独立成段,也是统领全文的中心句。教学中,以这样的中心句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阅读教学就会一气呵成。如《北京》这篇课文的第一句:“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抓住这一起始句,扣住“美丽”一词让学生阅读和理解文本:课文写了北京的哪些方面美,美在哪儿?:红墙、黄瓦;宽阔的广场和矗立的纪念碑。:路树成阴,鲜花盛开;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许多名胜古迹和公园,到处是高楼大厦。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再对自己感兴趣的自然段进行反复朗读,品味课文所描绘的北京美景,加深了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三、以过渡句为切入点,关联全文过渡句,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上下文有机地连成一体,又对前后两部分的主要内容作了明确的提示。教学中,以过渡句作为切入点,往往能快捷的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风娃娃》一文,课文较长,共八个自然段。前三个自然段讲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吹风车和吹帆船;后4个自然段讲风娃娃好心办了坏事:吹断风筝、吹走衣服、吹折小树;中间一个过渡段。这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这篇课文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时,我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围绕“风娃娃想:帮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这个过渡句,再读课文,找出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后这么说的?然后接着读课文,找出风娃娃还做了哪些事?这些是不是好事?最后议一议:做好事真的容易吗?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四、以重点词为切入点,提挈全文有些课文中的关键词 会多次出现,对理解课文内容有着很好的提示作用。以重点词语为切入点,扩散开来学习课文,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