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矿床.docx

格式:docx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矿床.docx

上传人:2830622664 2015/10/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矿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矿床学实****二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矿床

  一. 区域地质背景 
  矿床大地构造位置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位于青藏高原的南部,呈近东西向延展,西起西藏阿里狮泉河地区,东至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后转向南,延出国境,在我国境内约 2000km,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蛇绿岩带之一,代表新特提斯洋的最后闭合带。
罗布莎含矿超基性岩体位于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的曲松县境内,距拉萨市东南方向约 200km。其产于雅鲁藏布江构造带内,该构造带是一条发育在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两构造带之间的缝合线构造单元,呈向北凸出的弧形展布于上三叠统复理石建造与侏罗系-白垩系泽当群之间,后呈叠瓦状逆冲推覆于第三系罗布莎群磨拉石建造之上。由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及南、北两侧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区域性大断裂以及它们所围限的岩石组成。
岩体沿雅鲁藏布江谷地分布,平面出露形态为西宽东窄的平卧反“S”形,。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长约43km,南北宽一般为1-2km,,面积约70km2,南、北边界均与围岩呈断层接触关系,且断层面均向南倾。物探资料显示该岩体为向南倾斜的无根透镜体,,南部边界总体较陡,北部边界下陡上缓。罗布莎超基性岩体严格受雅鲁藏布江构造带的控制,在成岩期和成岩后都遭受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形成一系列复杂的构造形迹。如图1所示: 
图1西藏罗布莎蛇绿岩的位置和区域地质图(据Malpas et al. ,2003 修改)
   区域地层 
罗布莎超基性岩体周围出露的地层有:上三叠统、上侏罗-下白垩统、上白垩统、第三系及第四系。从老到新叙述如下(见上图1): 
  上三叠统(郎杰学群)(T3)  为一套典型的西藏特提斯复理石-类复理石建造。分布
在矿区南部,走向近东西、倾向南,经历了区域浅变质作用而具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与北边超基性岩呈侵入接触。主要由长石石英砂岩、砂质板岩、千枚岩及少量石灰岩透镜体组成,可分五个岩性段,反映了非稳定的快速沉积环境。 
  上侏罗-下白垩统(桑日群)(J3-K1)  在矿区以北地区有零星分布,呈不规则顶盖及捕虏体产出,与郎杰学地层呈断层接触关系。主要岩性为安山岩、中厚层大理岩、中夹有薄层火山岩。中部见结晶灰岩,夹少量泥质灰岩及页岩。上部为砂岩和含砂灰岩。 
 上白垩统(泽当群)(K2)  主要分布在矿区北东角,呈零星分布,为蛇绿岩套之一部分,产于岩套北部,相当于泽当群上部岩性段,为一套深海沉积物,并与岛弧环境有关,与旁侧岩石呈构造接触。主要为板岩、变质砂岩、安山岩及含放射虫硅质岩。 
 第三系(罗布莎群)(R1)  主要分布在矿区北部,构成超基性岩体围岩,时代为渐新世至中新世,呈东西向展布的条带状产于岩套北侧。北与中酸性岩体不整合接触,南与岩套及郎杰学群断层接触。为一套典型的磨拉石建造。按岩性特征可划分为三段。
 第四系(Q) 本区第四系分布广泛,遍布于矿区南部和中部广大地区,成因类型多样,主要为残坡积层。 
   区域岩浆岩 
罗布莎超基性岩体地处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东段,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代表中生代冈瓦纳大陆(板块)内部的缝合线,是新特提斯洋的最后闭合带,以蛇绿岩为界,南部为印度地块北缘的三叠纪复理石,北部为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