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古诗词三首》教学实录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词三首》教学实录教案.doc

上传人:一花一叶 2019/4/5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词三首》教学实录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在审美体验中学诗词——《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及点评作者:无锡市洛社镇中心小学 王杰英   出处:凤凰语文网八一路小学周宇兰一、读悟比较,发现韵律美。师:自开展诗文背诵大赛活动以来,很多同学都积累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好诗,谁能给大家来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生背诵《早发白帝城》、《从军行》、《竹枝词》、《饮湖上初晴后雨》……)师:同学们积累得真多,背诵得趣味盎然;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学****古诗。今天我们要接触一类与古诗相似的体裁:词(板书)。投影仪出示全词: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师配古典音乐(古筝曲)范读全词)师:大家都沉浸在词的美妙意境中了!也想来读一读吗?(生自由地诵读,师指名多人次朗读)师:同学们读得多投入啊!读着这首词,你发现题目、语言形式上,词与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生1:诗只有一个题,而词的标题由两部分组成。生2:我知道词有词牌名,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而它的题目是“村居”。师:你真会发现。“清平乐”本来是一种曲调,后来才做词牌,照这个词牌写出的词,每首46字。再如***有首词是《菩萨蛮大柏地》,“菩萨蛮”也是这首词的词牌。生3:诗只有一段,而词有上下两阙呢!生4:我发现诗中每句话的字数都是相同的,要么五字,要么七字;而这首词的每句话字数不同,四字、五字、六字、七字都有。生5:我读着读着,感受到“小、草、好、媪”是押韵的,“东、笼、蓬”也是押韵的;看来,诗一般只押一个韵。而词可以有两个呢!师:古诗每句字数相同,整齐划一;而词却是字数不等,读来倒另有一番丰富多变、节奏明快之感呢。想再读体会一下吗?(生自由读,随后配古筝乐齐读)[点评]古诗词,不管是何种句式,都平仄有序,简短精炼,风格明朗,读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儿童都很喜欢。此处设计,正是基于学生阅读古诗兴趣及读诗经验之上,将此浓厚兴趣迁移至学****词中来。随后,在听范读感受、多遍自读自悟中,体验发现词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词牌名与题的关系特点。所有词的形式特点,均由学生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体验而得,老师所做的,只是梳理与丰富,并使孩子们在一次次饶有兴味的朗读中,逐渐体会到词独有的韵律之美。二、想象描绘,体味意境美。师:(出示插图)瞧,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村居风景。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说说你已经读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了呢?(生自学、思考、批注,小组学****汇报。师指名课堂交流)生1:这是一幅农村景***,我知道了“村居”就是居住在农村院落。师:你很会看图,当时,诗人辛弃疾因奸官弹劾落职,长期隐居江西信州乡村。生2:“茅檐低小”就是说茅草屋子很是矮小。生3:“翁媪”从图中知道就是一对老公公老婆婆夫妇俩。生4:“溪上青青草”就是说村子前小溪边长满了浓郁的青草。师:同学们自己都快读懂这首词了。还有不明白的吗?生1:为什么说“小儿”是个“无赖”呢?生2:这里的“无赖”可不是我们现在说的“无理取闹的人”,而是说小儿子伏在荷花池边剥莲子吃时憨态可掬的样子!师:多么宁静优美的村寨,多么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啊!同学们,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描述,一起走进这如诗如画、清新恬静的乡村生活画卷中,谁能将看到的四周环境、人们的生活场景,有序有情地描述一下呢?生1:在一个幽静的小村落里,有着一户人家,他们居住在一个矮小的茅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