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农村教师缺乏调查.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村教师缺乏调查.docx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9/4/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村教师缺乏调查.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村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快,随着人才观、质量观的改变,为我国农村培养综合型人才已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学校,80%是农村学校,国家、市、县政府是对农村学校的设施设备有所改善,但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与人民对教育工作的期望相比还相差很大的距离。农村学校人员紧缺,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年龄学科结构失衡,师范教育逐渐“边缘化”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本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针对农村教师缺乏现象,对本地区的中小学进行调查如下:一、缺编现象严重。本地农村学校规模小,经费得不到保障,教师缺口大,全镇村小缺编近20人。学校需自筹资金聘请代课教师,绝大多数代课教师为当地初中毕业生;大部分村小至今还存在一师一班的包班制教学现象。代课教师不但没有清退,反而不断增多。二、男女比例不合理。在专任教师中,小学女教师比例达75%,幼儿园女教师高达100%,学校教师男少女多现象不利于学生心理生理健康发展。三、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经调查,村级小学教师年龄普遍偏大,教师呈现青黄不接的状况。50岁以上的教师占30%,老的将退休,青壮的想进城,新的进不来,出现断档趋势。。农村学校50岁以上的教师较多,其中大多患有几种慢性病,患高血压的,患胃病的,患颈椎病、腰椎病的,患糖尿病,患心脏病重症的,患一般心脏不良的,还有些人常年因神经衰弱而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支队伍因人数多而成为目前学校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虽身体不好,但都在任劳任怨地坚守着岗位,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应付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繁重的劳动。他们能保证按时上班不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秩序已实属不易。面临学校的现代化教学需要,他们纵然有一腔热血,也已经力不从心。。中老年教师中大多民转公而来,学历大多高中毕业,后有一些通过函授获得中师文凭,其知识结构老化,教学能力偏低。普遍用方言上课,普通话难以过关。教了几十年的书,教学方法十分陈旧,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新的课程理念、教学策略,面对新教材版本多、变化多等特点,显得底气不足,引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能力低下。现代信息技术不过关。这些教师常常因接受能力差,加上缺少外出学校的机会,信息闭塞,观念落后,方法简单,不断地拉大与现代化教育需求的距离,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中老年教师多半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面临着子女上学、就业、成家的多重压力。不良情绪常常困扰着自己的工作生活,稍有机会就会大肆发泄,怨天尤人,加上社会贫富不均更导致教师的心理冲突加剧,这常常使教师以消耗工作热情来作为一种对抗的方式。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家庭、学校、教室,三点一线。在几乎封闭式的生活圈子里,教师感到非常压抑,职业仅仅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在客观现实达不到自身预期目标时,自然就缺乏了职业成就感,缺少了对美好职业理想的追求热情,表现出厌倦心理情绪。教育部门、社会、家庭、学校对教师要求高、压力大,一些老教师索性就看破红尘,工作混日子,盼望早退休。四、教非所学现象突出。本地农村中小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停开或开课不足现象仍很突出,勉强开了课的也没有专任教师任教,只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授,难以保证教学质量。1、英语、物理教师缺乏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