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7A版】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88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7A版】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83833235 2019/4/5 文件大小:8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7A版】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分析: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动能和势能属于物质中的机械能这一主题。课标要求学生知道动能和势能,通过实验了解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教材分析:《动能和势能》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一章第三节内容。授课时间为一课时。本节教学需要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能量的存在,理解动能和势能,对整个初中关于能量的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对“功”、“能量”不再陌生,这是学生学习动能和势能的认识基础;,能够感受到生活中有物理知识的存在。,教师需要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认知特点,贴合生活实际的情境;,分组时要做好分工与合作。[教学目标]:教师通过视频启发学生认识动能的定义;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认识影响动能的因素;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重力势能的定义;引导学生做演示实验,启发学生了解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弹性势能的定义;学生通过自主与阅读,了解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教师通过视频启发学生认识动能的定义,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教师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认识影响动能的因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重力势能的定义;教师引导学生做演示实验,启发学生了解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使其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弹性势能的定义,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与阅读,了解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生命安全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教师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了解影响动能的因素;学生做演示实验了解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难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视频,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得到重力势能定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一、创设情境:车辆撞到行人的视频。问题:??,同学们在道路两旁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思考。从生活走向物理,为后面研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做铺垫。进行新课动能引导学生比较其共同特征(运动)得出动能的定义。思考归纳出这类具有能量的共同特征使知识顺利迁移(1)(板书)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道路上我们总会看见警示牌,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最高行驶速度进行限制?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对不同的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2)影响动能的因素:创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限速路牌。思考这些路牌有什么含义吗?,大、小车危险性一样吗?,那么我们就来设计实验来模拟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什么实验器材?然后投影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伽俐略斜面小车实验中相关步骤,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时候,我们让小车每次从同一高度自由滚下,到坡底具有相同的速度。现在我们要改变速度,应该怎么办?让物体从不同的高度滚下。如何控制?如何改变?——运动答:质量大,动能就大,所以机动车的限速要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