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千年古县——重庆垫江一、垫江历史垫江县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人在此居住,公元555年垫江建县,至今已有1453年。垫江县古迹众多,从商周时期的文物、唐代的道教佛教圣地到清代民居,加上广受好评的垫江县角雕工艺及风味独特的梅咂酒等乡土文化,具备了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对“千年古县”的基本要求。为提高垫江县知名度,扩大垫江县影响力,垫江县政府对此次申报高度重视,将申报工作作为垫江县走出国门的重中之重。联合国地名专家组经过独立评审,最终授予垫江县“千年古县”。据悉,全国上千年的古县有800个,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决定选择100个“千年古县”进行重点保护,而垫江则是进入首批认定的全国40个“千年古县”之一。与之同时被认定的全国“千年古县”共40个,我市仅有垫江1个。据《垫江县志》介绍,垫江县早在新时器时代就有先民活动的遗迹,自西魏恭帝二年(555年)至今,已有1453年建县有有历史。垫江县拥有世界最大的山寨式古城堡——鹤游坪、九龙天星桥清代民居、西山清代古墓群,东汉岩墓、驸马坟、清代名士李西怄等近数十处历史文物古迹。同时,垫江书画、垫江梅咂酒、垫江牡丹等久负盛名,二、垫江名胜古迹垫江县境内已发现的瞎马寨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说明远在夏商之际,忠臣寨(钟成寨)忠臣寨位于明月山的崇山峻岭之中,四面陡绝,始建于明初。寨中有寺庙、香火旺盛。明崇祯三年(1630年),匪盗猖獗,总兵罗尚文提兵三千围剿。罗全军覆灭,寨子也随之湮没。直到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为避白莲教义军,乃重修钟成寨。为纪念总兵罗尚文剿匪功绩,因更名为忠臣寨,邑人李均作有《重修钟成寨记》载入《垫江县志》。钟嘴寨,位于明月山的内山与外山之间,扼垫江、邻水交通要塞。寨墙依悬崖而建,十分险峻。山寨有前后两寨,相通相连,有水井、炉灶、房舍,可纳数百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知县郭鸿与安徽休宁县人程征吉为抵御农民起义军,联合士绅17人及邑人48户修筑。张献忠部属余大海、李鹞子攻克垫江,将钟嘴寨围攻3月不下,不得不撤兵西去。钟嘴寨见证了滚滚烽烟和血肉拼博的残酷,留下了古战场的遗址和传说,供后人们凭吊新寨位于坪山镇新寨村,始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悬崖峭壁上的寨墙,由青砂长方石礅砌成,保存完好。寨墙上长满大树野藤,树根爬满寨墙,形成一幅“虬龙护寨”景观。四个寨门均为拱顶,并无破损。寨内宽阔,约1平方公里,至今保存着饮水池,石磨、大石碾盘(直径约8米)等古迹。八角殿寨,位于普顺镇跃进村金华山上,海拔956米,始建于明末清初。寨墙为大青条石砌成,现保存完好。四重寨门,现只有三重了,寨内石阶一级连一级。当年的房舍无存,遍地长满了青草绿树。唯有那口水井依然清澈透底。在山顶了望塔废墟处,一块刻有《西江月》的残碑,其文字仍依稀可辩。帽盒寨,位于五洞镇卧龙河与雷山之间,始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寨墙均为条石砌成,碟垤分明,女墙曲折。两道石寨门之间为一条石板大道连接,寨门呈N形。寨内的楼宇建筑已毁,而寨墙和寨门尚保存完好,寨门的对联也清晰可见。前寨门临卧龙河,上联刻题“地当南路据中心,眼底层云空一览”;下联为“势与西山为对垒,关前刁斗击三更”;额为“东川据望”。后寨门对雷山,上联刻题“雷山与此为邻,烟火分明,月夜三更勤出柝”;下联为“龙洞适当其后,女墙曲折,星霜一点快巡梭”;眉额“蜀楼保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