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曹操为什么恨吕布.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曹操为什么恨吕布.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9/4/5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曹操为什么恨吕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汉灵帝死后,朝廷政局混乱,诸侯割据混战,群雄逐鹿中原。在这样一个动荡年代,实力不强、官位不高、资历不深的曹操,却能够先后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最终脱颖而出,统一中原,纵横朝野,把持政局,成为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顶尖风云人物。曹操除了在政治上占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外,其他能够促使他叱咤风云、雄霸北方的因素中,最积极的、最有效的当数他实行的求贤若渴的广泛吸收、笼络文才武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了。曹操的性格很复杂,他“有权谋,多机变”,同时疑心也很重。但是有一点曹操看得很透彻,那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军事实力决定一切。曹操在行刺董卓失败,逃回沛国谯县老家后,树立起“忠义”的白色旗帜,到处招兵买马,组建军事武装力量,随即掀起了一场会同各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的波澜壮举。董卓死后,黄巾残余势力再次叛乱滋事。曹操借剿灭黄巾之际,在山东各地招贤纳士,文才武将闻声归附,军事实力得到了迅速膨胀,这为他在以后几次南征北战中都能够所向披靡、连连告捷奠定了雄厚的军事基础和人才保障。曹操爱惜、招纳人才人才,遵循一定的原则,那就是道德和人品必须要过关,必须对自己的国家或主公忠心不二。所以,当武艺最高、异常骁勇的吕布曹操被伏后表示愿意归降,并向曹操陈述了“明公所虑,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的利害关系后,求贤若渴的曹操没有立即表态,而是问站在一边的刘备“如何”,这说明曹操对吕布这样一个武艺超群的猛将是喜爱的,甚至想象到一旦拥有吕布便会使自己如虎添翼,在内心里是准备接受的。但是在刘备不怀好意、煽风点火般的提醒下,曹操回想到吕布曾经为财而一刀砍下了义父丁原的头颅,为色而一戟刺穿了义父董卓的咽喉,认识到吕布确实是一个反复无常、卖主求荣的豺狼蛇蝎般小人的时候,曹操的思想发生了动摇。尽管吕布身怀刘、关、张三人联手都打不赢他的绝世武功,本来就疑心很重的曹操也断然不敢留在身边,以免除引狼入室、养虎为患的忧虑。于是,曹操果断的下令把吕布“先缢死,然后枭首”,这也可以看的出曹操对于如何处置像吕布这样一个品质恶劣、卖主求荣的卑鄙小人,在内心上是狠毒的,在手段上是残忍的。吕布的死,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他不但一直没有被曹操所用,为曹操的称霸事业打过一次仗、立过半点功,反而多次与曹操为敌,在濮阳一战中使曹操险些丧命,曹操对吕布恨之入骨,并凶残的杀了他,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曹操在官渡以七万之众与袁绍率领的七十万大军的对抗中,曹军在粮草不继、军力渐乏、难以支撑的危难关头,当许攸向袁绍献上分兵偷袭许昌的出奇制胜消灭曹操的妙计时,袁绍却因为许攸的子侄辈犯的一些司空见惯的小错误,不仅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反而对他大加痛斥,并下了逐客令。恼羞成怒的许攸在愤恨之下,毅然走到了袁绍的死对头曹操这边,并向曹操献上了偷袭乌巢火烧袁军粮草的妙策,使曹操在官渡战役中最后以少胜多,反败为胜。随后曹操率军乘胜攻打冀州,许攸又献上了“决漳河水淹之”的计谋,帮助曹操再次取得胜利。两番献计均奏凯歌的许攸因此也居功自傲、目中无人起来,先是对曹操直呼小名“阿瞒,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门?”的狂妄言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曹操虽然心里恼怒,并没有表现和发作出来,只是哈哈一笑,但是曹操手下那些忠心耿耿的部将们则“俱怀不平”。然而许攸却不以为然,照旧我行我素,竟然对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