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结项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结项报告.doc

上传人:文档百科 2011/10/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结项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结项报告
项目名称关于高校学生干部职业期待的创新性研究
(高校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的认知方式与性格特征对其职业期待的影响)
主持人
所在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指导教师
项目类别心理学
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二〇一〇年 5月 9 日

主持人
学号
项目组成员
学号
分工
科研训练实施情况总结(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创新点、存在的问题):(不少于3000字)
研究内容

被试共计263名,并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先后对被试进行集体施测。被试的选择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南京师范大学张贴被试招募通告,被试自愿报名参加,之后安排测试时间,进行集体施测或个别施测,该部分共计被试20人;二是在南京师范大学大二与大三年级中随机选择班级进行集体施测,该部分共选取了243名被试。集体施测时由项目小组成员担任主试,进行团体纸笔测验,各团体都使用规范的指导语。所有测试结束后,得到有效问卷共225份。有效被试中文科专业包括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会计学等共106人,理科专业包括应用数学、化学与材料科学等共计67人,工科专业为信息安全等专业共计52人;男生共计59人,女生共计166人;大二共计142人,大三共计80人,大四共计3人。在统计过程中,我们根据大学生的职务对大学生进行了两种分类:一是将大学生分为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其中学生干部主要是指在各类组织中担任副部及以上职务者和在班级中担任班级干部的学生共计127人,非学生干部主要是指在大学期间没有担任任何职务的学生共计98人;二是将学生干部细分为校级学生干部(主要是在校级及院级组织中担任副部长及以上职务的学生,共54人)和班委(共计73人),无职务者共98人。

本实验采用3×2的实验设计,其中两个自变量都为组间变量,其一为被试的认知方式,分为场依存型、平衡型、场独立型;其二为感直觉心理类型,分为感觉与直觉。主要考察两者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否存在影响。
研究成果

根据镶嵌图形测验所得结果,可知最高分为110分、最低分为4分。采用27%的分组方法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分为场依存(测验得分的前27%)、场独立(测验得分的后27%)以及平衡型(处于中间得分的46%)三种。
(1)性别对认知方式的影响
男女生在认识方式上的差异性检验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得出结果:不同性别学生的认知方式没有显著性差异。
(2)专业对认知方式的影响
文科、理科、工科三个专业在镶嵌图测验得分上的描述性统计量,得出结果:理科生的镶嵌图形测验得分较其他两者高,理科生更偏向场独立。
(3)职务对认知方式的影响
将学生的职务分成校级干部、班委、无职务三类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虽然三者之间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校级干部和无职务学生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即学生干部的认知方式更偏向场依存。
2. 大学生在心理类型上的比较
(1)性别对感直觉类型的影响
本研究对男女生在感直觉类型上得到的数据做了独立样本的t检验,得出结论:男生和女生在感直觉类型上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2)专业对感直觉类型的影响
根据数据,我们对不同专业关于感直觉类型的数据做了单因素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