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村镇规划标准.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村镇规划标准.doc

上传人:文档百科 2011/10/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村镇规划标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GB 50188—93)
施行日期:1994年6月1日
一总则
为了科学地编制村镇规划,加强村镇建设和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劳动和生活环境,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的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县城以外的建制镇的规划亦按本标准执行。
编制村镇规划,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村镇规模分级和人口预测
村镇规模分级
村庄、集镇按其在村镇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宜分为基层村、中心村、一般镇、中心镇四个层次。
村镇规划规模分级应按其不同层次及规划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划分为大、中、小型三级,。


村庄
集镇
基层村
中心村
一般镇
中心镇
大型
>300
>1000
>3000
>10000
中型
100~300
300~1000
1000~3000
3000~10000
小型
<100
<300
<1000
<3000
村镇人口预测
村镇总人口应为村镇所辖地域范围内常住人口的总和,其发展预测应按下式计算:
Q = Qo (1+K)n + P
式中 Q——总人口预测数(人);
Q——总人口现状数(人);
K——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人);
n——规划期限(年)。
集镇规划中,在进行人口的现状统计和规划预测时,应按其居住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性质进行分类。
集镇规划期内的人口分类预测,。

人口类别
统计范围
预测计算
常住人口
村民
规划范围内的农业户人口
按自然增长计算
居民
规划范围内的非农业户人口
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计算
集体
单身职工、寄宿学生等
按机械增长计算
通勤人口
劳动、学****在集镇内,住在规划范围外的职工、学生等
按机械增长计算
流动人口
出差、探亲、旅游、赶集等临时参与集镇活动的人员
进行估算
集镇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计算。
建设项目尚未落实的情况下,宜按平均增长法计算人口的发展规模。计算时应分析近年来人口的变化情况,确定每年的人口增长数或增长率。
建设项目已经落实、规划期内人口机械增长稳定的情况下,宜按带眷系数法计算人口发展规模。计算时应分析从业者的来源、婚育、落户等状况,以及村镇的生活环境和建设条件等因素,确定增加从业人数及其带眷人数。
根据土地的经营情况,预测农业劳力转移时,宜按劳力转化法对村镇所辖地域范围的土地和劳力进行平衡,计算规划期内农业剩余劳力的数量,分析村镇类型、发展水平、地方优势、建设条件和政策影响等因素,确定进镇的劳力比例和人口数量。
根据村镇的环境条件,预测发展的合理规模时,宜按环境容量法综合分析当地的发展优势、建设条件,以及环境、生态状况等因素,计算村镇的适宜人口规模。
村庄规划中,在进行人口的现状统计和规划预测时,可不进行分类,其人口规模应按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农业剩余劳力的转移因素进行计算。
三村镇用地分类
用地分类
村镇用地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为: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生产建筑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公用工程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9大类、28小类。
村镇用地的类别应采用字母与数字结合的代号,适用于规划文件的编制和村镇用地的统计工作。


类别代号
类别名称
范围
大类
小类
R

居住建筑用地
各类居住建筑及其部距和内部小路场地、绿化等用地;

R1
村民居住宅用地
村民户独家使用的住房和附属设施及其户间间距用地、进户小路用地;不包括自留地及其它生产性用地

R2
居民住宅用地
居民户的住宅、庭院及其间距用地
R3
其他居住用地
属于R1、R2以外的居住用地,如单身宿舍、敬老院等用地
C

公共建筑用地
各类公共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内部道路、场地、绿化等用地

C1
行政管理用地
政府、团体、经济贸易管理机构等用地

C2
教育机构用地
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