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论文】古诗的色彩美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文】古诗的色彩美研究.doc

上传人:ttteee8 2019/4/6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文】古诗的色彩美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的色彩美研究摘要:中国古典诗歌因其语言优美、画意隽永而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坛的瑰宝。我国古代诗人往往将诗和画联系起来,构筑完美的艺术境界。诗人们以精湛的艺术画笔,铀陈色彩,借色传情,寄寓内心的情绪和审美意趣,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色彩瑰丽、意境深远的画卷,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色彩意象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了顶峰。一、古诗色彩的视觉认知色彩的运用和组合,能给诗歌带来浓郁的画意,创造优美的意境。例如:《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写一片翠竹,葱郁秀丽,生意盎然,呈现出一派清新繁茂的色调。《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桃花一片,火样鲜红,色彩明艳,夺目耀眼。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经过清晨春雨的滋润、洗刷,柳叶柳枝更加清翠,颜色焕然一新。柳色青青,映照得客舍青青,呈现岀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A然图景。柳宗元《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云销雾散,杲杲日出,显露出一片绿水青山,突出表现了大自然的幽静和纯净,令人悦目怡情。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一"白"色绘出一个光明灿烂的世界。这"天下白"使诗人"迷魂"觉醒,心胸豁然,壮志勃发。这些诗所描绘的色彩,都给人留丁了鲜明而难以磨灭的印象,因为它们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大A然中人们常见的色彩美。以上所举诗例,其中的色彩均属单色。单色,给人以整体的印象,全面的感受。单色,描绘出自然环境、客观世界的纯净美。除了单色,诗歌中经常有双色的运用。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山水之美,简直是被这昏小诗刻画得淋漓尽致了。"红〃、"蓝〃两种颜色的运用,巧妙地概栝了江南水乡景色的特征,使景物鲜明怡FI,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江南春景图。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红花、绿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绿的更绿(绿如蓝)。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如此强烈的色彩渲染,给人留下了浓得抹不掉的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白居易的《W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绿蚁"、"红泥"一实一虚,相对列出,在红炉绿酒两种色彩的和谐搭配之下,在天寒欲雪的苍茫背景之下,诗人平和舒畅的心惜和盘托山,令人自然地联想到杜甫的"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H荷花别样红。〃同样运用了极为浓重的色彩和强烈的对比手法,用人而积的绿陪衬高亮度的红,色调绚丽而调和,将夏円的湖光景色写得明丽如画。李消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人写海棠花凋谢,绿红更替,用"绿"肥衬托"红"瘦,突出花的袞残。若单单绘出"红瘦",深度、力度和意味都似乎不够了。双色,往往构成对比色。它起着两种色彩互相对比、对照,互相映衬、烘托,以及相互补充的作用,取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大千世界,五色斑斓,多姿多彩。诗人为了反映大自然的丰富色彩,描绘复杂的形象,展示色彩缤纷的世界,单色、双色都不足以表现时,遂使用多种色彩。骆宾王《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白毛〃"红掌""绿水〃等儿个色彩鲜艳的词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一只浑身长满雪白羽毛的鹅,轻轻拨动着红色的脚掌游在碧绿的湖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