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四章第五节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阜阳农业学校张文2013年4月《农产品营销》本节内容一、农产品网络营销概述(一)农产品网络营销概念(二)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优势(三)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影响(四)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二、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方法(一)农产品信息处理流程(二)农产品网络应用技术(三)如何搜索农产品信息三、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应用(一)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环境与条件(二)无站点农产品网络营销(三)基于网站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一、农产品网络营销概述当前,农产品流通不畅己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农产品卖难,其实质问题是小农户与大市场不相适应的矛盾。由于农产品市场信息不灵、农村市场商品流通体系不健全导致农产品的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过剩。应用农产品电子商务,将对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产生巨大的影响。(一)农产品网络营销概念1、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概念农产品网络营销,又称为“鼠标+大白菜”式营销,是农产品营销的新型模式。它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开展农产品的营销活动,包括网上农产品市场调查、促销、交易洽谈、付款结算等活动。2、农业信息化与农产品营销发达国家,计算机和因特网就如同拖拉机和气象报告一样重要。目前美国约2/3的农民人均一台计算机,仅农业需要上网时间每周两小时。农民上网主要是获得农产品价格、气象、农业机构和化肥市场等方面的信息。二十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互联网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1)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组建了农业部信息中心。1995年农业部建立了“中国农业信息网”,并通过DDN方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农业部信息中心创建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现初具规模,已与30个省、市、区的农业部门,几百个地区、县,2000多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了联网,直接和网络联系各地生产与管理用户已超过8000家。据农业部2001年下半年对全国农业网站进行的普查显示,截止到2000年12月31日,收录到国内涉农网站2200家,正常运营的1600多家,占70%。在信息网络向基层延伸方面,北京、上海、安徽、黑龙江、江苏、浙江、天津等地工作进展很快,经济欠发达的贵州省2001年也延伸到了31个县和200多个乡镇。(2)农业信息化的意义与作用:农业信息化就是在农业领域全面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将改变原有以物质和能量生产为主的农业经济结构重心,逐步实现与信息和知识的有机融合,这是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的标志之一。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途经实现农业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3)农产品营销网站的建设吉林省于2001年开通全国首家农产品电子商务网“吉林金穗网”。2001年9月由农业部信息中心、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组建的“中农网”正式运行,2002年网上农产品交易额超过5亿元。此外还有广东省政府、南海市政府和中国蓝田总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金农网”。3、农业信息化服务的依托手段(1)农业数据库: 利用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将一些农业数据整理、存储起来,以供人们利用。(2)农业专家系统:是指模拟农业专家解决某领域专门问题的程序系统,是让计算机模拟人脑从事推理、规划、设计、思考和学习等思维活动解决专家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3)数字农业: 数字农业又叫精细农业或信息农业,是指运用数字技术,包括各种分辨率的遥感、遥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技术结合的高新技术系统。(4)12316农业信息服务热线: 一种以电话为媒介的农业信息服务方式。(5)农业网站: 通过网站的多媒体技术,向人们提供农业政策、批发市场价格行情、农产品供求、农业科技等信息。(二)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优势1、增加交易机会。2、降低交易成本。3、减少农产品腐烂变质损失。4、有利于形成农业生产的正确决策。通过农产品网络营销,可以为农户和农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市场信息,农户和企业通过分析市场情况,形成正确的生产决策。在传统的农业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农户的信息主要来自于周围的人,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由于信息不准确,导致生产决策的错误。农业生产中出现“少了喊,多了砍”的现象。(三)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影响第一,农产品从生产到最终走向市场,其不易标准化的特点制约其流通力度,网上市场的建立要求农产品标准化,这势必引导农产品品牌的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第二,网上交易削弱了传统流通体制中的政府行为,交易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