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9/4/6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7-58页。教材简析这部分教材教学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不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以学生乘车的场景为题材,先教学不进位加,在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引入笔算的方法。学生以摆小棒、拨算珠的计算为基础,理解笔算的方法,特别是理解竖式的对位问题。接着教学不退位减,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由加法笔算类推出减法的笔算方法。学生分析:学生在学****新知前,已经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部分学生由于学前教育充分,已经能口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并能准确地说出计算思路。还有少数学生已经接触过笔算,对笔算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其问题意识。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明确算理,正确对位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旧知作引,做好铺垫32+7=    85-40=    28+60=96-4=40+35=   21+7=49-10=5+43=指名学生口答,并抽几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通过设计针对性的复****题,再现并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旧知,使接下来的新知学****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从而产生有效的正迁移。]三、自主探究,获得新知1、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1)出示课件谈话:春天到了,黄川的草莓基地在3——5月举办了草莓采摘节,同学们正准备乘车去呢,听一听他们说了些什么。提问:你能从图中看懂什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挂图下出示“两辆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提问:你能把这副图的图意完整的说一遍吗?请学生独自说一说后,再指名说。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从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提出数学问题,发展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同时也激起了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2)提问:求“两辆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你会列式吗?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最后指名说说想法,达成共识。板书列式:43+31=提问:谁知道43+3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因部分学生学前基础教好,他们对这样的计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行之有效的思维,这一部分通过个别学生的阐述,更能激起另一部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3)谈话:他说的对不对呢?我们不妨请小棒来帮助大家验证一下。学生动手操作后,让学生汇报小棒操作的过程,教师点评和强化。指名用小棒操作演示:将4捆和3捆放一起、3根和1根放一起时做到上下对齐了摆放。4捆和3捆合起来是7捆,3根和1根合起来是4根,7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74。谈话:如果用计数器来拨一拨,43+31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拨的,怎样算的呢?指名用计数器操作演示:十位上原来有4颗珠,再拨上3颗是7颗珠,个位上原来有3颗珠,再拨上1颗是4颗,7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74。提问:如果没有小棒和计算器,该怎样来算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最后推选代表汇报结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