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脑炎护理 业务学习.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脑炎护理 业务学习.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4/6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脑炎护理 业务学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肇病毒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莅定义:袂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薃区分:肈炎症过程:主要在脑膜—病毒性脑膜炎螇主要累及大脑实质—病毒性脑炎薅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可自行缓解,危重者呈急性过程,可导致后遗症及死亡。聿腿病因:袆80%以上的脑膜炎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引起,其次为虫媒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和腮腺炎病毒。肅病毒性脑炎则多由肠道病毒、虫媒病毒、常见传染病病毒和疱疹病毒所致蝿羇发病机制:羄病毒→呼吸道→消化道→昆虫叮咬→人体淋巴系统繁殖→血液循环感染各脏器→全身症状(发热)。蒄病毒在定居脏器内进一步繁殖→倾入脑或脑膜组织→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蒀羈病毒性脑炎莇临床表现:袃发病前1~3周多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史、接触动物或昆虫叮咬史。芀(1)病初一般为急性感染症状,如发热、头痛、鼻炎、咽炎、恶心、呕吐、腹痛。婴儿可有发作性尖叫,随着体温升高可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惊厥发作、颈项强直、木僵状态及异常动作。肀(2)病初症状较轻,随后迅速发展而昏迷,可突然死亡。蒅(3)病初高热、频繁抽搐,出现异常动作或幻觉,期间可有短暂清醒期。芃起病3天至1周内出现,可持续1周至数月不等。羁袇辅助检查:袇脑脊液检查外观无色透明,压力正常或稍高,WBC(10~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螂病原学检查疾病早期可收集大小便、咽分泌物、脑脊液做病毒学检查,但仅有1/3~1/4病例能确定致病病毒。螁血清学检查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呈4倍增高有诊断价值。分别于病初和病程2~3周取血。羈脑电图 脑部CT或MRI一般无异常。羆影像学检查以弥漫性或局限性异常慢波背景活动为特征,少数伴有棘波、棘慢综合波。慢波背景活动只能提示异常脑功能,不能证实病毒感染性质。某些患者脑电图也可正常。蒅蒁治疗原则:羀对症治疗如降温,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合理营养,改善脑微循环和抢救呼吸、循环衰竭。肄抗病毒治疗常选用利巴韦林。疱疹性病毒应尽早给予阿昔洛韦每次5~10mg/kg,每8小时一次,静脉滴注。袅节常见护理诊断:螇体温过高于病毒血症有关蒆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于摄入量不足有关芄躯体移动障碍与昏迷肢体瘫痪有关羂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袈薅护理措施:蚄维持体温正常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体温>、静脉补液。鼓励病人多喝水。蚃保证营养摄入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证机体对能量的需求。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应给予鼻饲。袀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刺激,提供保护性的看护和日常生活护理。控制惊厥,保持安静,减少烦躁,减轻脑缺氧。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遵医嘱输注能量合剂,促进脑功能恢复。遵医嘱应用镇静剂、抗病毒药、激素等。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1)卧床期间协助日常生活及个人护理(2)协助翻身,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3)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4) 昏迷患儿取平卧位,一侧背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以便让分泌物排出;上半身可抬高20~30°,利于静脉回流,降低脑静脉窦压力,利于降低颅内压;每2小时翻身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