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香港地理香港位于中国东南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是发展日渐迅速的东亚地区的枢纽,地理条件优越。香港总面积达1,103平方公里,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262个离岛)组成。自然地理:香港这名称是来自位于珠江口外、南中国海的香港岛。亦包括四周小岛、九龙半岛及新界,合共235个小岛组成。香港地形主要为丘陵,最高点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香港的平地较少,约有两成土地属于低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分别为元朗平原和粉岭低地,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冲积平原;其次是位于九龙半岛及香港岛北部,从原来狭窄的平地外扩张的填海土地。虽然香港一名取自香港岛,但香港最大的岛屿却是面积比香港岛大2倍多的大屿山。香港气候为典型的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季则和暖多雨;秋季凉爽,阳光亦很充足;冬天清凉且干燥。香港偶尔会被热带气旋侵袭。随着全球变暖以及热岛效应,香港炎热的日子越来越长,春秋两季亦变得不明显。练习材料:关于台风、RS、GIS的知识热带气旋位置及路径图现时并没有热带气旋在北纬7至36度,东经100至140度的范围内*。*,东经100至140度的范围内,但在北纬10至30度,东经105至125度的范围以外,香港天文台会在每天约中午及午夜在网上发放该热带气旋分别在上午八时及晚上八时的观测位置及72小时的预测路径图。  ,东经105至125度的范围内,香港天文台会发出为船舶提供的热带气旋警告,而该热带气旋的位置及预测路径图会每隔三小时更新一次。热带低气压在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三日约上午二时的红外线卫星图片。〔此卫星图像接收自日本气象厅的多用途输送卫星-1R(MTSAT-1R)。〕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二日至十三日热带低气压的路径图。热带低气压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二日至十三日一个在南海北部形成的热带低气压成为今年第三个引致香港天文台发出三号强风信号的热带气旋。这热带低气压在九月十二日下午于西沙之东北偏东约350公里的南海北部上形成。它初时向北移动,但随后转向西北偏西方向推进,翌日晚上于广东西部沿海附近减弱为一个低压区。香港天文台于九月十二日下午1时4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当时这热带低气压位于香港之东南偏南约470公里。由于同时受到东北季候风影响,香港离岸海域间中吹强风。随着这热带低气压移近,天文台于翌日上午10时35分发出三号强风信号。这热带低气压影响香港期间,。这热带低气压于同日上午2时左右最接近香港,当时它集结在本港之西南偏南约180公里。受到这热带低气压的雨带影响,本港天气变得不稳定,有大雨及狂风雷暴。天文台于九月十三日曾三度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而红色暴雨警告信号和山泥倾泻警告分别在当天早上9时30分及11时45分发出。随着这热带低气压当日下午逐渐远离本港及减弱,本地风势逐渐缓和,天文台在当日下午2时40分改发一号戒备信号,并于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