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肉鸡饲养简易手册.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肉鸡饲养简易手册.doc

上传人:陈晓翠 2011/10/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肉鸡饲养简易手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肉鸡饲养手册
XXX公司技术中心
本手册主要根据育种公司的一些标准,结合公司多年的肉鸡实践经验,总结而成。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条件作在相应的调整,也可向公司专业资深人士咨询,以得到他们的指导和经验。
需要说明的情况:
1. 建议详细阅读《常发鸡病流行动态及防制对策》对鸡病的发生、发展控制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
对肉鸡危害较大的几类疾病:大肠杆菌、新城疫、腹水症、法氏囊、类新城疫、流感、应激,大家值得深入探讨,本手册将牧光公司的实践经验与大家共享。
许多“老鸡场”用灭活苗免疫程序对法氏囊、新城疫效果较好,对大肠杆菌采用本场或就近取样制成防治制剂效果较好。
对养高标准肉鸡(类似出口标准),建议用药上认真对待,以确保安全检验通过。
本手册将对颗粒饲料与粉料的实际效果进行比较。
雏鸡出雏
研究证明不同的种鸡品种和品系,出雏的时间也不同。整个孵化过程所需的确切时间取决于下列几个因素:
•种鸡群的日龄
•种蛋的存放时间
•孵化器的种类
在雏鸡预计从出雏器中取出的前几个小时,要检查雏鸡。这一点在不同品种的种鸡或不同日龄的种蛋在同一天出雏时尤其重要。
•应在5%——10%的雏鸡稍微还有湿羽时出雏。
雏鸡若不能及时出雏就会脱水,这样雏鸡日后就会出现:
•体重降低
•均匀度、生长速度差
•饲料转化率差
•死亡率/致病率增大
•免疫接种后反应强烈。
事实证明孵化厅内通风不良会导致鸡只生长过程中产生腹水症。
要确保孵化设施具有良好的通风,孵化器和出雏器要为胚胎发育提供充足的氧气。
要根据下列标准为孵化厅内所有的区域提供足够的通风
每千只鸡或蛋/分钟新鲜空气量(立方米)
区域
冬季
夏季
孵化间
出雏间
雏鸡工作间
贮蛋间








雏鸡质量
所孵化的种蛋必须来自经检验无鸡白痢,鸡伤寒,霉形体败血病(MG)和霉形体滑液囊炎(MS)的父母代种鸡群。
雏鸡应对普通病毒性疾病,包括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性关节炎及新城疫具有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
•所孵化的种蛋蛋重不得低于52克
如用较小的种蛋进行孵化,要将这些雏鸡与较大种蛋孵化的雏鸡分开饲养。
雏鸡应:
•大小均匀一致
•灵敏
•活泼
•无畸形
•无脐带闭合不良和脐带感染症状
•雏鸡胫部应光亮、丰满、不干燥枯萎。通常胫部皮肤出现褶痕,即表明鸡只已脱水。
不能达到这些质量标准的雏鸡应在孵化厅淘汰。
生物安全
•距离相近的鸡群应为同一日龄,以防止疾病问题。
•杜绝不必要的来访人员,出入鸡舍的人员应穿著洁净,经过消毒的靴子和工作服。如需接触不同日龄的鸡群,应先走访日龄最小的鸡群。最后走访存有疾病问题的鸡群。
•在所有鸡舍入口设置盛有干净消毒剂的消毒盘及鞋刷,用以擦洗消毒入舍人员的工作靴。
•要采取措施控制害虫,鼠类,野鸟,苍蝇及其它已知为疾病传播媒介的昆虫。
鸡舍准备
•在美国和其它国家,如前一批鸡未发现疾病问题,其用过的旧垫料可重复使用。但在雏鸡入舍前必需消除结块的旧垫料并在垫料表层铺设一层新垫料。
•清舍后要用水冲刷屋顶和侧墙,这样可以湿润垫料,减少清除垫料时引起的尘埃。
•,不要在鸡场附近堆放或散播。
•用高压水冲洗并消毒鸡舍内部,贮料塔或所有设备。
•冲洗后要使所有设施和设备完全干燥。
•鸡舍地面要铺设5厘米厚新鲜垫料,垫料必需无霉菌以防止霉菌病的发生。
•雏鸡入舍前要仔细检查所有设备,确保这些设备运转正常。
•要提前启动舍内热源,以便使垫料温度达到29-31℃。在寒冷季节,通常要在雏鸡计划到场前24h就开始加温。事实表明,雏鸡在很短的时间内受凉,可严重降低肉鸡的生长潜能。
•雏鸡到达前几小时,将饮水器注满饮水。使雏鸡进舍时,水温可达到25℃。
•使用开放式鸡舍(自然通风),鸡群密度不应超过每平方米20-22kg。如使用环境控制鸡舍,饲养密度可增至每平方米30-33kg。
饲养密度
屠宰时平均
活重(公斤)
每平方米只数
环境控制鸡舍
常规开放式鸡舍






33
22
17
14
11
9
22
15
11
9
7
6
进雏
最理想的雏鸡出雏后6-12h即被安置在育雏伞下饲养。出雏与入舍间隔时间越长受到不良影响的雏鸡就越多。
如有可能鸡群中所有鸡只应来自同一父母代鸡群。
MG(霉形体败血病)、MS(霉形体滑液囊炎)呈阳性反应的父母代所生产的雏鸡不得与阴性反应的雏鸡混养。
要从运雏车上小心搬运雏鸡盒并在育鸡护围外放置正确数目的雏鸡盒。
将雏鸡放置于育雏伞下,用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