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精准扶贫”贫困生资助状况调查 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政府、高校、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包括政府、高校、银行、社会、学生个人等在内的多主体、多形式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与体系,资金来源已成多渠道的发展趋势,资助金额、资助力度不断提升,但由于需要受资助的对象人数较多,贫困生资助金额相对有限。因此,在精准扶贫的视域下探究苏北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苏北高校贫困生受资助现状本研究以苏北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地区高校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对贫困生资助政策的了解程度及对资助效果的态度。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采用自编问卷《高校贫困生资助状况调查问卷》,包括资助认定、资助需求、资助路径、资助成效四个维度。本研究实际发放问卷204份,回收204份,其中有效问卷204份,有效回收率达100。调查研究表明,9402的贫困生来自农村和乡镇区,家庭所在地经济欠发达的贫困生达到了7010,有686的大学生家庭特别贫困。而大学生在校平均月生活费并不低,8382的贫困生生活费来自于父母的供应,这加重了贫困生家庭的负担,表明了当前苏北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11贫困生资助的认定。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是贫困生资助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精准扶贫有着重要意义。调查结果显示,有5833的人认为学校贫困生认定是合理的,4167的人认为贫困生认定不够合理。可见,资助过程中存在不公平现象。精准识别贫困生是实现高校精准帮扶的基础,这需要高校对贫困生深入核查。但是在发放补助前经过深入调查的高校只占201,经过简单调查的高校占6127,还有1863的高校发放补助前未进行调查。这些信息都表明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不能精确到每一位贫困生,使得资助不公平的概率大大增加,不利于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 12贫困生资助的需求。根据调查显示,贫困生生活费主要用于饮食、社交娱乐、学习资料、衣着和医疗五个方面,其中饮食和学习资料最为主要,分别占9412和6912。虽然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基本上满足了部分贫困生基础的生活需求,但是不能满足大部分贫困生真正的需求。贫困生在学习上面临的压力、需求都要比非贫困生大得多。因为他们需要购买学习资料、支付培训费用,所以他们经常参加勤工俭学,导致学习时间不够。其中,影响学业的贫困生占7157。 13贫困生受助的路径。对于贫困生资助,高校学生了解的渠道有媒体宣传、学校宣传、辅导员和同学告知以及学生手册四种,其中通过辅导员和同学了解资助的贫困生占4951,学校宣传占2451,学生手册占171,媒体宣传占392。此外,对贫困生帮助最大的主要是国家各类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分别占3627和3284。在高校提供的资助方式中,只知道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和勤工助学这五种资助方式的人数过半,分别呈会推广的不到位所致,贫困生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得资助信息,容易错失资助机会,从而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产生影响。 14贫困生资助的成效。在被调查的人群中,接受过资助的贫困生占被调查人数的652,他们都接受过不同形式的资助。然而即使有了资助金的帮助,仍有14%的贫困生认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