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合理布局2008年最后一天,随着新年伊始的迎新、购物客流的作用下,上海轨道交通全路日客流首次突破400万大关,。据统计,当天上海轨道交通共开行列车2911次,其中加开列车21列,使用应急车票7000余张,其中1号线、2号线、5号线、6号线、8号线、9号线以及换乘客流均刷新纪录,而2号线则是首度突破100万人次,是继1号线后上海轨道交通第2条单日客流超过百万的线路。图1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这是2008年上海轨道交通正式迈入网络化运营新阶段以来,第9次刷新客流记录。随着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只有公共交通系统才能有效缓解日益加剧的城市交通需求,其中城市轨道交通担负着重要任务。2008年11月7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新型城市化与轨道交通建设”国际研讨会中表示,1995年到2008年间,我国建设有轨道交通的城市,从2个增加到10个,运营里程从43km增加到730km。根据北京、上海等15个城市建设规划统计,预计到2015年,我国运营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60多条,线路总长1700km,建设投资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筹建轨道交通的城市近40个。其中规划建设地铁占72%,轻轨占10%,规划市区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占8%。规划项目建成后,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市区公交出行比例可超过4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的45%左右;广州、深圳、天津、南京、杭州、重庆、武汉7个城市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比例将达到20%至30%,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也将达到10%以上。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并支持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使得轨道交通与城市周边地区整合开发,并有效集散城市客流量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重要工作,其中轨道线网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并对城市发展产生导向作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是一项技术性、系统性很强的专业规划。1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人们的交通行为,实际上是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的动态平衡。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一种有效方式,其规划意义在于科学回答“需求”和“供给”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以及二者间动态影响关系和科学的平衡关系,从而阐明其发展方向,并有效协调与城市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从“需求”角度来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需要考虑:新城区建设、旧城区改造等土地发展要求、人口及就业变化情况、交通发展目标和城市重要建设项目的衔接等;从“供给”角度来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需要考虑:线网合理的规模、线网合理的构架、各条线路合理的运输规划和方式、正线、联络线、车站和车场的位置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考虑的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城市背景研究城市背景研究主要是对城市自然和人文背景加以研究,从中总结知道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技术政策和原则,主要研究依据应是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等,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现状与发展规划(即城市性质、城市地理环境、地形地质概况、城市区域与人口、城市布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交通现状与规划,即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道路网结构和布局、城市客运交通的发展和现状,城市交通发展总体战略和城市轨道交通现状。线网构架研究线网构架研究室线网规划的核心,通过多规模控制——方案构思——评价——优化的研究过程,规划较优的方案。这部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合理规模的研究、线网方案的构思、线网方案客流测试、线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