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一座城市的“吸引力”.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座城市的“吸引力”.doc

上传人:lxydx 2015/10/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座城市的“吸引力”.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座城市的“吸引力”
“欢迎您来,欢迎您再来!”2014年,对于在不同岗位工作的沈晓容、陈仲维和俞建等人,今年的工作都可以用这句广告词概括,即“吸引”是重点。
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成都及西南地区经理沈晓容见证了荷航从2006年开通成都至阿姆斯特丹航线以来业绩的“一路飘红”。那时,这是唯一一条成都直飞欧洲的航线,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掠食者”,她也要面对如何“吸引”更多客源的难题。
陈仲维带领的成都市物流办恰恰是这些“掠食者”们背后的推手。他希望“吸引”更多航空公司,开通更多国际直飞航线,使成都大大超越其他中西部城市。每一条新航线的开通,背后都意味着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
而对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投资服务局局长俞建来说,招商“胃口”越来越大。2012年他的招商计划只有5000万元,但仅2013年一年就实际完成了100亿元。小的项目已经无法给自己和媒体带来兴奋点,他和“汽车局”的成员正千方百计为成都“吸引”两三家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整车生产线。
三个人所要完成的“吸引”,汇聚起来,其实是这个城市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产业聚集的吸引力,背后是成都这座城市正在经历的“腾笼换鸟”和“破茧成蝶”。航空“第四城”
很多成都市民都知道,2014年6月,成都将开通飞往美国旧金山的直飞航线,今后飞往北美大陆将不用再到北京、上海等地转机。但鲜有人知的是,这背后是成都市物流办等部门长达三年多的艰苦谈判。
“刚开始优先考虑的是国内航空公司,但由于国外航空公司在长距离飞行和目的地机场的中转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最终选择了美国的美联航。”成都市物流办口岸服务处处长刘学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这也开启了成都与美联航之间艰难而漫长的谈判。
“当时很多人对开通这条航线不看好,但我们不认输,坚持谈下来。”陈仲维说,不仅市长专程赴美“拜访”表示诚意,还要做很多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包括每年往返美国人数等市场数据和美国使领馆的签证数量。
“谈判中最难的焦点在于双方对上座率和市场前景的判断不一致。”刘学军说,对方根据自己分析和评估后提出的政府补贴数字,在成都看来是个天文数字,超出预期的两三倍。
“后来我们采取了类似‘对赌’的方式,当上座率达到某个程度,就要按比例将补贴返回给我们。”陈仲维说,我们相信成都的上座率。
成都并非凭空想象,这座城市正日益紧密地融入全球交通大循环和经济大循环。此前荷兰航空自开通成都直飞阿姆斯特丹航线后上座率一路上升,这给了陈仲维和同事们成功的信心。
“这条航线好得不得了,从第二年开始就有3个月盈利了。”沈晓容说,尽管先后遭遇了2008年地震、2009年金融危机和2010年欧洲火山灰事件,但这条航线依然实现了营业额每年5%到10%的增长,航班数也从每周两班增加到四班。
在她看来,成都和阿姆斯特丹有类似之处。荷兰是小国,但航空业做得很大,有70%的客人是中转的,在欧洲绝无仅有。荷航也一直致力于向欧洲推销成都,意思是让成都复制阿姆斯特丹的经验,成为欧洲飞往中国的中转城市。
成都作为枢纽港是有历史背景的。沈晓容说,成都的客源在西部来说,既有商务客人,又有旅游客人。相比之下,其他城市可能旅游客人非常多,但商务客人很有限。
2011年,成都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超过深圳宝安机场,在全国成为排位仅次于北上广之后的“航空第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