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国梦:共建共享的梦.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梦:共建共享的梦.doc

上传人:lxydx 2015/10/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梦:共建共享的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梦:共建共享的梦
精彩导读
“共建共享”的理念是指引中华民族前进的灯塔,成为每个炎黄子孙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人生准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没有偏离“共建共享”的价值路向。
推崇“共建共享”的价值理念,是我们相较于西方梦偏重强调自我、注重突出个人的特色之处和比较优势。
自****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以来,“中国梦”不仅成为海内外热议的话题,也成为学术界研究关注的焦点。在我看来,中国梦,就是个人、集体、国家乃至世界共建共享的梦。
共建共享构成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传统社会,主要依靠外在于主体的制度规范以及内化于心的文化认同来维系一个民族的绵延和国家的统一。比较而言,文化认同作用更为恒久。中国作为一个5000多年文化传统从未间断、哲学慧根十分发达的文明古国,至今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必然存在其独特的“文化潜意识”,即文化的“深层结构”。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社会的“大同”、“大治”、“太平”与个体的“安身”、“安心”,崇尚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在儒家经典《礼记》中,对“大同”盛世有过一段经典描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种精神贯穿整个中华民族文明史,从两千多年前墨子的“兼爱非攻”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桃园三结义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到“中为大本、和为达道”的传统社会伦理,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到谭嗣同的“大同世界”再到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毋庸置疑,这种“共建共享”的理念是指引中华民族前进的灯塔,已深深烙印在国人心中,流淌在华夏儿女的血液里,成为每个炎黄子孙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人生准则。
实现中国梦是近现代中国历史的主旋律。中国梦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它所得以诞生的土壤——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共建共享”,很自然地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被新生先进文化所继承。有学者认为,之所以马克思主义能在众多的西方思潮中脱颖而出,被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与传播,并取得中国化的成功,除了其自身具有科学性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提出的“自由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国所崇尚的“大同”社会具有某种相似性。
可见,中国梦“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传统”;既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又蕴含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对“公”、“共”、“同”、“和”等人生哲学与社会理想的憧憬。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梦既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个人的;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显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共建共享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差不多有500年时间了,其间经历了一个由空想到科学的艰苦探索过程。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莫尔,在《乌托邦》中描画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中虚构了没有等级、人人平等、按需分配、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的空想共产主义;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探讨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提出要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