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文档名称:

汉光武帝及其时代ppt.ppt

格式:ppt   页数:5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汉光武帝及其时代ppt.ppt

上传人:ying_zhiguo03 2015/10/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汉光武帝及其时代ppt.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章东汉
第一节汉光武帝及其时代
第二节宦官专权与外戚干政
第三节党锢之祸与黄巾起义
第四节东汉的经济
第五节汉代艺术
第六节佛教的传入
第一节汉光武帝及其时代
一、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二、加强刺史的权力
三、罢州郡兵
四、柔道为治
五、礼贤敬贤
汉光武帝刘秀像
一、“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刘秀(附图)建立东汉王朝后,为了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首先致力于整顿吏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他鉴于西汉末年“上威不行,下专国命”的教训,于是“退功臣而进文吏”,虽封功臣为侯,赐予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预政事。对诸侯王和外戚的权势多方限制,所以当时宗室诸王和外家亲属都比较遵奉法纪,无结党营私之名。在行政体制上,刘秀一方面进一步抑夺三公职权,“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由尚书典守机密,出纳王命,使全国政务都经尚书台,最后总揽于皇帝;另一方面,又加强监察制度,提高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部刺史的权限和地位。
东汉中央政权同西汉相较,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削弱“三公”的权力,扩大尚书台的作用,以加强皇权。具体而言,就是将地位很高的太尉、司空、司徒架空,使他们成为无实权的虚位。实际权力掌握在属于中朝的尚书台手中。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秩千石,尚书仆射一人,秩六百石。下设六曹,每曹又有尚书、侍郎、令史三人。尚书台成为真正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机构。三公或大将军只有经过皇帝恩准,加“录尚书事”头衔,方可参与中枢决策。
二、加强刺史的权力
地方政权中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州的地位由监察区域逐渐变为具有郡以上一级地方政权性质的行政区域;刺史则相应地变为具有统郡职能的长官。刺史举劾官吏,不再需要三公案验,即可黜免;刺史有固定治所,只须年终派计吏奏事,不复自诣京师。不过这是一个逐渐的变化,到东汉末年才算完成。
三、罢州郡兵
光武帝废除内郡的地方兵,裁撤郡都尉,并其职于太守;取消郡内每年征兵操练的都试,让地方兵吏一律归还民伍。废除内郡地方兵后。国家军队常常招募农民或征发刑徒组成,指挥权完全集中在中央和皇帝之手。这样就有可能加强皇帝***和控制的力量,减少州郡豪强掌握本地军队的机会。不过终东汉之世,内郡地方兵并未全废,有事的时候,仍常征发郡兵,由太守或刺史率领作战。内郡的都尉也常复置。但是内郡地方兵缺乏经常的训练,战斗力不如西汉的正卒、卫士、戍卒。同时刺史领兵之制,使刺史兼有一州军政大权,开东汉末年州牧、刺史割据之渐。
四、柔道为治
东汉王朝的创建者刘秀,曾亲身经历西汉王朝的衰亡并参与推翻“新”莽政权的战争,对西汉末和王莽时代政治黑暗、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有深切体会。严酷的现实和记忆犹新的历史教训,使刚刚从民间进入皇帝深宫的刘秀不能不慎重考虑如何治理这个贫穷、残破而又充满危机和动乱因素的国家,在制定各项政策和措施前,不能不确定一种适应形势的指导思想或施政总方针。
回顾西汉王朝的统治思想,可以明显地看出以武帝为界的前后两个时期:汉初70年,统治者基本上执行、奉守道家的“黄老之学”,在政治上采取“无为而治”,自武帝以后开始用儒学取代黄老之学作为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而在政治上则实行“霸王道杂之”的外儒内法,或儒法并用的统治方针。东汉的统治者刘秀虽是在西汉末儒学盛行的气氛下长大的,本人也对儒家经典“略通大义”(《后汉书·光武帝纪》),但在建立东汉政权后,他却采取与西汉初年相类似的指导思想,遵循道家的“无为”原则为政。据《后汉书·循吏列传》载:“光武长于民间,颇达情伪。见稼穑艰难,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这里所说的“务用安静”同西汉初年实行的“与民休息”是一致的。这是由于东汉初年所面临的形势,与西汉初年大体相似,欲恢复经过长期战乱的社会安宁,采用道家休养生息的主张乃是最好的选择。[附] [接下页]
初,帝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儆急,未尝复言军旅。皇太子尝问攻战之事,帝曰:“昔卫灵公问阵,孔子不对,此非尔所及。”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间谏日:“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虽身济大业。兢兢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牛马,虽道未万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后汉书· 光武帝纪》
[接上页]
这种思想表现在对人民统治方面,乃是主张采取安抚、怀柔的政策。《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十月“甲申,幸章陵,修园庙,祠旧宅,观田庐,置酒作乐,赏赐。时宗室诸母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此!’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这里,刘秀说“欲以柔道行之”确实是他“理天下”的指导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