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工作思想汇报2.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作思想汇报2.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9/4/10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作思想汇报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工作思想汇报2各位领导、同志们:在“十一五”起步之年,我们的工作在办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机关处室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理顺关系,求真务实,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为在07年里保持稳定、持续、:2006年主要工作情况一、珍惜历史机遇,在应对挑战中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科技中心与生产力中心分设后,我们就一直把自主开发一项突破性技术或一个颠覆性产品作为开展工作的主抓手不断推进。按照办领导关于“科技中心的工作就是要突出重点,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争取干成1至2件事情”的工作部署,我们在进行深入调研后,认识到可再生能源,尤其是秸秆能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世界能源领域的一大亮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认真思考,下决心改变以往“等、靠、要”的****惯做法,采取“求新、求变、求发展”的新观念、新做法,选择秸秆生物质炭为突破口,进行突破创新。经过充分准备和论证,迅速进入“秸秆生物质能源技术集成开发”这一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中。为避免恶性竞争,我们没有选择秸秆机制木炭和直接固化成型领域,而是选择了当时还不为科研院所和专家以及企业问津的秸秆热解炭化成型技术。这项技术是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秸秆生物质热解:低温出炭,中温出油,高温出气。去年三月项目即集成开发,在操作秸秆生物质炭项目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带示范基地的模式快速滚动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站到了机遇之门的最近之处,我们把握机遇及时反应,在一个全新的市场中,利用新技术占据了一个新的制高点,从而摆脱了危机四伏,等待拆分解体的窘迫之局。进而改变了我们传统的运作模式,催生了新的利益格局,的运营体制。这是一个机遇,也是经营方式与利益的一次战略延伸。二、突出工作重点,在用好机遇中加快发展。中国的能源问题受到全国上至党中央下至黎民前所未有的关注,我们适应和投身这一潮流,研制秸秆生物质炭并组织工厂化生产:5月18日研制成功;6月22日至24日,我们带新泰、汶上两个基地参加了山东省第一届节能博览会,在会上受到极大关注,成为该会三大亮点产品中的一大亮点;有12家媒体和新闻单位采访我们,山东卫视新闻联播、“乡村季风”、“品牌”等栏目分别进行了播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财富报》、《生活日报》、《科技信息报》都作了报道;百度、google、新浪、人民网、中国经济网和省农业厅、科技厅等十余家网站都发布了我们的《秸秆生物质炭工厂化生产项目可行性报告》。展会上,我们共发出项目资料6000余份,并向韩省长递交了秸秆生物质炭项目可行性报告。会展后,我们全力工作:一是新建曲阜、莒南、宁阳、汶南、荷泽、贵州、济南等9个示范基地,还有11家正在操作中。二是接收全国各地需产电话625个,来人冾谈152家。三是积极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及其能源所和农业部科教司联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四是申报国家发明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三个,申报国家和山东省的专项计划两项。其中,我们设在宁阳的秸秆炭化燃烧发电技术示范基地的秸杆生物质炭燃烧发电技术项目通过山东省专家论证,经省经贸委上报国家发改委,入选07年国家节能备选项目。我们研制开发的“生物质动力用炭的制备工艺及其在发电中的应用技术”项目,简称“秸秆炭化发电”,也申报了山东省重大节能示范工程项目。三、存在问题和不足06年的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科技创新力度还不够大,科技工作宏观站位还不够高;驾驭全省科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还不能满足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这些问题,有待我们认真解决。2007年主要工作要点一、工作思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围绕节约能源资源这一主题,以先进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全新的理念,创新的精神和科学决策的能力,以单项节能资源技术(即秸秆生物质生活用炭的开发),向以重大节能资源关键技术(即秸秆生物质动力用炭),再到秸秆炭化发电的集成创新转变。力争年内建成面向全省的节能资源和现代服务的技术平台;设立节能资源专业协会,为全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也使中心从“生存”走向“温饱”和发展。二、工作目标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科技中心,争取实现五个目标:一是为全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在科技前沿领域占有与一个省级科技中心地位相称的一席地。三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本文来自和活力的人才资源,从处处受制于人,到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四是力争在全省实施秸秆生物质炭工厂化生产基地140家以上;设立秸秆炭化燃烧发电基地15家以上,建成秸秆炭化分布式电站5座,在全国范围内培训炭化员工30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