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声乐史考试提纲.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声乐史考试提纲.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4/10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声乐史考试提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20世纪20年代中国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1、是进一步传授、学****中外音乐尤其是西洋音乐、西洋美声歌唱的重要场所;都接受或受到蔡元培先生“兼收并蓄”方针的影响。从教育体系上为中西音乐的交融打下基础。2、在声乐教材方面几乎全部采用国外所编写的声乐教材,包括声乐练声曲。3、引进外籍声乐教师是中国近代声乐教育的一个特点。4、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的教育家、学者及早期留学归国的音乐教育家们,他们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声乐教育的初创、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二、歌剧《白毛女》的历史贡献歌剧《白毛女》于1945年4月28日,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进行了首场演出。它的诞生,开创了中国歌剧发展的新阶段。歌剧《白毛女》继承了我国古典戏曲和民间歌舞的传统形式,同时还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特点,并在秧歌剧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民族歌剧,为新歌剧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道路,《白毛女》也因此成为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奠基石。《白毛女》在我国歌剧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标志着中国歌剧终于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美学品格。三、1949-1966年,我国歌剧创作从音乐上大致形成以下几种类型:1)继承戏曲传统,较多地借助于民间歌舞与传统戏曲的音调及手法创作,代表剧目有《小二黑结婚》(1952年)、《红霞》(1957年)、《红珊瑚》(1960年)、《窦娥冤》(1960年)。2)以民间歌舞剧、小调剧为基础,插入由民歌、小调素材改编的唱腔和唱段来发展剧情,代表剧目有《刘三姐》(1960年)。3)以民间音调为素材,借鉴西洋歌剧音乐的模式与手法进行创作。代表作有《草原之歌》(1955年)、《望夫云》(1962年)、《阿依古丽》(1965年)。4)以《白毛女》创作经验为参照系,在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上坚持以内容需要为一切艺术构思的出发点,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代表作《刘胡兰》(1954年)、《红霞》(1957年)、《洪湖赤卫队》(1959年)、《柯山红日》(1959年)、《江姐》(1964年)四、简述郭兰英的艺术成就及演唱特色郭兰英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行腔富于韵味,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她在把戏曲表演融进歌剧表演方面是世所公认的最有成就的艺术家。她戏曲功底很深,演唱兼蓄神、情、形、声、腔、字六艺之美,所以她所扮演的人物,达到了歌唱与表演的高度和谐统一。她从声乐、表演、台词、训练以及继承和创新、风格的确立等方面为中国新歌剧艺术完整体系的建立所作出了的贡献是开拓性的,更是历史性的。主演的歌剧剧目有:《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窦娥冤》、《红霞》等。她的歌曲演唱也独具艺术魅力,代表曲目《绣金匾》、《翻身道情》、《南泥湾》、《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八月十五月儿明》等流传至今。五、电影歌曲从辉煌走向势微的原因1、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在家庭中的普及使电影本身受到冲击,电影受到冲击,电影歌曲的影响力也随之被削弱。2、科技的发展,音乐传播技术手段的丰富,如录音机、CD机、随身听、MP3、互联网等使创作歌曲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强,进一步淡化了电影歌曲的影响力。3、电影歌曲创作本身的变化。作曲家们力图通过交响化的器乐曲演绎给主题以更新颖更深刻的表现,电影音乐中那种以主题歌和插曲来作为创作的主要目的的模式正在逐渐淡化。六、简述中国流行歌曲发展的五个历史时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