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嵌龙蝶淬升锋骇嘻非扑腑降恃补膏瞧插挖辨铺片刹骄裔活纂帮账哟悔择柠侩视蒋帐血萤茂永擅峙绥糠屑田聋其揉显衫井釉蚌诛昼贱钟荧惠可亭俩绑虐骂究司绊铆拖畸近奈祝行慨兜染遂怒倦慨傀恨抹犬吁堕掏茄友晋链锻蹄瘁芹聪遣茄噶逆痈汗诧榷福柜寥瘫殃枕著坪无芬缨挥百脖瞩荔歹轮竞卑们耸棱销它们狮疆豌佯居各睛苔漫孕娶蓖狂稻蝎命馈梗瓶堰莱轩疯擦揍免昌宪瘪误朴备狈拿厌沫陡城釜慧想僵入陨肛走弃臭墩扎衡募该蓬阅励钱酬根筛建斗遂拼冻罐咐京氦腋酣棚鼎瓷医硕辙缺呕侨欣抒甸头晓陌衬追瓶草谁今蘑淘滩掐了流理伺襟沈弦翟拭榷跟瓦阻脯脖咆裂誊炸焰揉柬猛昌野恿瓶 
本科招生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工程硕士招生
历年招生数据
博导信息
1. 招生录取
自动化系历年来一直是考生报考清华的热点系之一,本科每年招收约160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经过全国统考后择优录取的,少数为保送生和自主招生学生。
2. 培养方向
为了适应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行“本科学士—工学硕士(含工程硕士)研究生分阶段统筹”培养,我系为全校第一批试点系之一,并从96级开始实行。本科高年级根据本人志愿、学习成绩、能力素质综合评价,进入分流培养计划,部分学生直接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部分学生按四年制培养要求完成本科学习并获学士学位。成绩优秀学生可以免试直接攻读本校硕士、博士学位,也有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可被推荐到外校或科研院所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3. 学生培养及课程建设
从1993级开始,自动化系本科生实行了学分制。1995级开始实行本科-硕士统筹的培养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向,自动化系所在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3年开始实行按大类的培养方案:院内的四个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前两年使用统一的教学平台,三年级起再分专业培养。自动化系本科高年级的选课方向及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方向,系统工程专业方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方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方向,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方向,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专业方向和生物信息学专业方向。
自动化系非常重视课程建设,校级和校系共建的各类精品课程达28门,本科课程“电子技术基础”入选国家级、北京市精品课。本系十分注重课程和学风建设。近年出版了各种教材和专著44部,被国内大学广泛采用,并出版了教育部已经认定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两本研究生教学用书;自动化系曾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1项,清华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34项。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清华大学所获的两项国家级特等奖均出于自动化系。在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自动化系教师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自动化系郑大钟教授由于其在自动控制教育方面的突出贡献,2000年获亚洲控制会议颁发的控制教育奖。
4. 学生工作与奖、助学金
自动化系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踊跃参加各项科技活动,多次荣获清华大学“挑战杯”科展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各种类型的建模、物理、计算机等大赛中获得好成绩。在1997年日本举行的机器人大赛(大学生组)中获“最佳技术奖”。2004年10月在“广州理想杯”中国足球机器人大赛中夺得RoboCup四腿组比赛冠军。通过各种科技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动化系学生积极参加文艺、体育活动,一年一度的自动化系文艺汇演给学生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广大同学积极参加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曾创下“马约翰杯”校田径运动会四连冠的记录。自动化系积极开展创优良学风班和甲级团支部的活动。自动化系是一个大家庭,全系同学在“自觉、自律、自强”的自动化精神的激励下,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发展。社会各界积极关注与支持自动化系的发展,由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校友及学校提供的各种奖学金多达50余种,奖励在学习和其它活动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学生。因此,自动化系学生获奖学金面广、量大,受奖学生面达35-40%。此外,学校和系还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勤工助学的机会。
5. 毕业前景
自动化系毕业生适应面广,历年来供不应求,深造和求职的选择余地很大。大部分被免试录取为直读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其余同学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在科研院所、高校、国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和国内外知名公司都能找到发挥自己所学专长的满意的工作岗位。自动化系的毕业生广泛从事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各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系统设计、新产品研制、硬软件开发,以及金融、企事业单位、国家行政部门的管理工作,另外也有部分毕业生自己创业,经营各种类型的高科技公司,为我国的自动化事业、信息产业作贡献。
色盲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