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从梦想与现实的比较中探析实现中提出要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并明确了“两个建成”、“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本文试图依据“中国梦”的内涵与目标,思索“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描绘出未来实现“中国梦”以后的中国社会美丽蓝图,从现实与未来的对比中得出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关键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1 — 0014 — 02
2012年11月29日代表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建成”、“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在十二届全将“中国梦”的内涵概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一定的内涵需要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本文试图依据“中国梦”的内涵与目标,思索“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描绘出未来实现“中国梦”以后的中国社会美丽蓝图,从现实与未来的对比中得出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一、实现“中国梦”以后的美丽中国
(一)经济领域。全面实现农业、工业、教育、科技现代化发展目标,产业结构合理,分配制度合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熟;人均GDP达到世界中等发达,GDP总量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科学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引领经济发展,形成开放性经济。
(二)政治领域。人民切实感受到当家作主的权益,广泛参政议政,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建成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达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综合国力达到或接近世界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体现,中国社会制度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参考、借鉴、学习的主要模式之一。
(三)文化领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中华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中文成为世界语言,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
(四)社会领域。消除贫困人口,基本解决贫富差距,中等收入群体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共同富裕目标开始显现,人均收入超过3万美元,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民生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人民安居乐业、过着富足而幸福的生活;社会安定、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和谐繁荣。
(五)生态文明领域。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政策、体制、机制健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较大比重,全民树立生态文化、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等生态文明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
二、现阶段中国社会现状分析
经济上,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2位;农业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开放性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2位。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中不可持续、不协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