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定技术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63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定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neryka98 2019/4/11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定技术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总则为了及时发现和消除防雷安全隐患,规范检测工作的量化操作,确保防雷防静电安全设施的性能有效,依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统一管理的原则,特制定本规范。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监督检查和检测。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00057-942000年版本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89-98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177-93氢氧站设计规范GB50031-91乙炔站设计规范GB15599-1995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规范QX2--2000浪涌保护器第一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YD5003-94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HG/T20675-、生活或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生活的建筑。,它至少有一个非线性元件。、变电、蓄电和供电设施集中放置的专用和通用建筑物。。。(构)(构)筑物避雷带:依据“防雷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和一类防雷建筑物“其间距不应大于12米”,二类防雷建筑物“其间距不应大于18米”和三类防雷建筑物“其间距不应大于25米”的原则,首先将建筑物每个凸角确定为必须检测点,再根据检测点间距增加中间检测点,使其两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各类建筑引下线的间距。。(构)筑物天面的避雷针(杆、塔)、天线、水箱、放散管、通风管、金属构件等,按其个数确定检测点。(构)筑物上的金属防护栏、金属管道、太阳能热水器、广告牌、金属门窗、玻璃墙幕的金属框架、防晒棚、装饰物等按照其结构、形状参照一类、二类、三类建筑物防雷引下线间距规定确定检测点。(构)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呼吸管、金属通风管、其它长型和变型金属物体,按使用性质和接地要求确定检测点;但每根最少确定二个检测点。:配电室按等电位连接系统的接地点和设备的接地连接点确定检测点、总配箱、区域配电箱、用户配电箱和终端配电设施,按设备规格,依箱(盒)内应该设立接地点的数量确定检测点。:电梯机房及机房内配电设施参照计算机房确定检测点;道轨、井道内的等电位连接排按接地点每条确定两个以上检测点;轿箱、召唤器、电梯门、楼层显示器按设备个数确定检测点。、线路井:从入口开始至大楼顶层终端,按每层每井不少于1个检测点确定,两检测点间距大于6m时中间应增加检测点。、安防、语音、图像、数据系统:相关监控制室、操作室、中继室等和专用配电设施参照计算机房确定检测点;总配线箱、区域配线箱、终端配线箱和电涌保护器等按设备数量确定检测点。、线槽、线桥、线架等:首先确定端头为检测点,再根据设备结构确定中间检测点,消防、给排水、暖气等每根管道不得少于两个检测点,穿线金属管、线(槽、桥、架)等测点间距不得大于6m。(古塔、水塔、塔吊、锅炉、烟囱、铁塔、罐储及其它孤立高耸的构筑等):一般按其大小、形状、结构参照二类建筑物防雷标准确定检测点;;水塔上下水管道等电位接地,按进出管道根数确定检测点。。,按照建筑物防雷一、二、三类要求确定检测点。,但高度40m以下每个烟囱不得少于三个,40m以上的不得少于五个;金属烟囱按二个检测点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