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小雅《金刚经》讲解(二).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雅《金刚经》讲解(二).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4/13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雅《金刚经》讲解(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者:小雅 四、成佛的大原则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我听说是这样的:当时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中,同他的大弟子与其他听众共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一天中午吃饭时,释迦牟尼佛穿上袈裟,手拿饭钵,走进了舍卫城去要饭。他在城中挨家挨户要饭,然后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吃完饭,收起了袈裟和饭钵,洗脚并摆好座位坐了下来。“如是我闻”:这句文言文是倒装句,即“我闻如是”,“我听到的(内容)是象这样的”。几乎所有的佛经都是这样开头。这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当时印度还没有文字,或者说文字还很落后,我们现在所读的佛经都是后人记录;另一原因就是佛的弟子阿难曾经问佛主,以后所记录的内容如何使后人相信,佛主便让他以后统一加上“如是我闻”,表明这是佛主所说。“舍卫国”:当时的印度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其中有很多国家,那些国家的大小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城市。舍卫国便是位于古印度北部的侨罗萨国,首都在舍卫城,当地居民习惯以城名代替国名。“祇树给孤独园”:舍卫国有一大善人,经常接济孤寡之人,被人尊称为“给孤独长者”,他将舍卫城南的一个十里花园买下后送给了释迦牟尼。这个园子原来的主人是一个王子,听说了这件事后,也将园中的花草树木送给了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便用这两人的名字命名,称为“祇树给孤独园”,并在此传道达25年之久。“比丘”:出家受戒的和尚。“佛、世尊、如来”:三个名称都是指释迦牟尼,“佛”是音译,一般在描述中使用。“世尊”是意译,即世上最尊敬的意思,是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如来”释迦牟尼称呼自己,或弟子对他人描述时用的称呼。有人会问:“释迦牟尼为什么要出去行乞?”佛教界人士多数会回答,佛佗有无边法力,能将万物化为食物,他行乞并不是因为饥饿,而是借此传道。这种说法小雅向来不信,这是将释迦牟尼神化,也可以说是妖魔化。当时他是人不是神,他在传法中有时会说到一些神奇现象,这本来是一种解释的手法或比喻,我们不可以当作真的超凡入圣的功夫来看。释迦牟尼行乞在中国好象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可是在印度即使今天仍是很普遍的事情。古印度将人分成4个等级,释迦牟尼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与下等人为伍,行乞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中国许多传教人士,因不了解当地情况,也仿效释迦牟尼出去行乞化缘,多少有点东施效颦的味道。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到,释迦牟尼所传授的佛法,并不是高深莫测,而是平民化的思想。他的所作所为与常人无异,我们现在学习《金刚经》也不能故作神秘姿态,也不能故意懈怠,要保持一颗严肃、认真、崇敬的心来学习。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当时听众中有一位年长望重的和尚,名叫须菩堤。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裸露着右肩,右腿膝盖跪在地上,双手合掌致敬,对释迦牟尼佛说:“少有的世尊,如来佛善于关怀爱护诸位菩萨,善于吧佛法交给诸位菩萨,[希望他们把佛法一代一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