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穷人》名师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穷人》名师教案.doc

上传人:drp539609 2019/4/14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穷人》名师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设计说明:依据“研究性学习”理念中的“研究性阅读”的教学方式,重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穷人》一文,无论是从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看,还是从写作方法和语言风格看,都是实施研究性阅读的好课。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感悟穷人的美好心灵,本课的教学主要以学生体会人物情感为重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情感的体验,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识的深度。通过对文本的揣摩,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诵读体味,感受穷人美好的品质。同时,通过对作品写法的揣摩,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教学目标:1、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嗯”,正确读写“抱怨、魁梧、倒霉、严肃”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制作课件。2、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2)搜集作家的资料。(3)搜集身边人物具有美好心灵的故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导入新课1、谈话入题: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2、为了解答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3、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4、课件出示列夫·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伟大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穷苦劳动人民。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他晚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5、板书课题:穷人设计意图:这样的导课设计,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由简介作者的文学地位以及作品特点,激发同学们对他的崇敬之情,进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之中。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自学提纲:(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2)扫清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并在小组内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学生小组内自学,教师巡视。3、师生互动交流,检查自学效果。(1)轮流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其余学生边听边勾画有误的地方和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句。(2)学生纠错,正音释词。课件出示:学生可能读错和难以理解的字词(教师视学生朗读情况而定),预设: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定。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作”读zuò,不读zuō。张罗:zhānɡluo(3)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特别是在字词方面,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字词,然后检查自学效果,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1)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说说每部分的段意。(2)画出让你感动或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