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背景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具体可划分为四大类: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在当今和未来世界经济中,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兴旺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整个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乃至部分发展中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从各地的情况来看,依然存在诸多制约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不能像制造业那样很好地吸引外资及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服务业的供给、服务质量和服务手段也不能像制造业那样迅速改善;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带来的城市规模偏小和居民对服务需求不旺等。此外,土地和水、电供应的紧缺,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因素,也成为制约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今年2月22日,上海市率先出台了《上海市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11月14日,广州市《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正式公布。对比上海、广州两地加快服务业发展规划思路的异同,对其他城市更加科学地规划布局“十一五”期间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内容上海:六大重点领域“3带19区”布局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11月1日,上海市委听取了该市发改委、市经委关于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和编制《关于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的情况汇报。据透露,《关于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共分8个部分,包括降低准入门槛、加快改革开放、推动技术创新、聚焦重点领域、建设重点区域、构筑人才高地、实施品牌战略、营造发展环境等,共30条。此前的今年2月22日,上海市正式发布了《上海市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实施纲要》提出,将根据“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结合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选择发展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六大重点领域,集中突破,带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具体为:,大力发展金融业。力争至2010年,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以及规范有序的交易制度和法律体系等金融发展环境。,积极扶持发展文化服务业。力争至2010年,在主要文化产品消费量、外国留学生拥有量、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拥有量、大型体育赛事举办量等核心指标上处于全国前列。“两港”开放为突破口,加速发展现代物流和航运服务业。力争到2010年,确立上海在全球物流的重要节点地位,争取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亚太航空枢纽港。,整合发展会展、旅游业。力争至2010年,建成亚太地区国际会展旅游大都市,举办的国际展览达到500个/年,国际会议达到1000个/年,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550万人次/年。,培育壮大信息服务业。力争至2010年,把上海建成全国信息服务中心、国际性信息服务集团的主要聚集地和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电信枢纽之一。、专业化为方向,着力提高专业服务业水平。力争至2010年,基本形成种类齐全的现代中介服务业体系框架,建成面向国内外的中介服务重要基地。目前,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已相对集中,中心城区已成为上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根据《纲要》,上海市现代服务业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