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书法鉴赏之先秦课件.ppt

格式:ppt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书法鉴赏之先秦课件.ppt

上传人:实用文库 2015/10/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书法鉴赏之先秦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先秦书法
书法艺术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我们要研究中国的书法艺术源流,必须先追溯汉字的产生与发展轨迹。
先秦时期是中国汉字与书法艺术的源头,从远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这一漫长历史时期,为了生存生活的需要,华夏先民创造了文字。这种神奇的方块字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元素,随着它的不断演化,汉字成为了艺术表现对象,汉字书法成为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奇葩。
关于汉字起源的神话传说
仓颉造字说
相传在汉字出现以前,人们都以结绳记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遇到连续发生的事情,就打连结。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结绳记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要求,于是造字成为迫切的需求。相传在遥远的年代,黄河流域的首领黄帝有一个叫做仓颉的史臣,仓颉长有四只眼睛,聪明非凡,于是黄帝派他去造字。古书中有记载,例如:《吕氏春秋》“奚仲作车,仓颉造字”;《淮南子》“仓颉之初作书”;《韩非子》“古者仓颉之作书也”。
一、汉字的源流
仓颉造字的故事
有一次,黄帝的军队和蚩尤的军队交战,双方打得难分难解,胜负未分。黄帝准备改变战术,叫仓颉把作战图拿来,仓颉一摸,身上带的作战地图早已丢失,黄帝又气又急,只好暂且收兵回营。黄帝对仓颉说:“你是我身边最聪明的一位大臣,怎能在打仗的生死关头把作战地图丢失?这是多么大的过错啊!”仓颉回答说:“黄帝,如今人多事杂,又要经常打仗,用结绳记事,刻木为号的传令办法实在难以应付。照这样下去以后还会出更大的乱子。”黄帝问:“那该怎么办?”仓颉说:“只有一种图,天下人一看,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用这种图把你要说的话画出来,人们都会照你的意思去做。”黄帝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便说:“好吧,今后边你就不要随军打仗了,专门留下来给咱们画图造字吧!”这下可把仓颉难住了。图和字怎么造呢?他整天苦思冥想,半年过去了,眼看已到冬天,仓颉还没有想出造字的办法来,一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仓颉一早起来到山上去打猎,只见满山遍野山川树木全被大雪覆盖。仓颉转了一座山,也未见到一个猎物。正准备下山回去突然从树林里窜出来两只山鸡,在雪地上觅食。山鸡走过后,在雪地上留下了两行长长的爪印。接着,又有两只小鹿也窜出树林,发现人后撒腿跑掉了,雪地上又留下了小鹿的蹄印。仓颉看得出神,把打猎的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他把山鸡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对比,发现形状不一样。于是他想,把鸡爪印画出来就叫鸡,把鹿蹄印画出来就叫鹿。世界上任何东西,只要把它的象形画出来不就成了字吗!想到这里,仓颉心花怒放,回去后就把他的这个想法向黄帝报告。黄帝听后笑看说:“我说过,你是个精明人,果然不出所料。好吧!你就把天下的山川日月,飞禽走兽,都按照象形造出字来,我再颁布天下。”从这以后,仓颉每日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山川,创造出文字。
书法的萌芽——原始图画和契刻
文字之初,如同原始绘画一样,是对客观事物外部形态的摹拟,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古人为了使造字有法,他们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出汉字的六种造字条例,即汉字“六书”,它是研究汉字的理论基础。
“六书”如下:
1、指事: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即初看起来就可以认识。
2、象形:对客观事物大体形状的摹拟,表现主要特征。
3、形声:字分两部分,一部分表形,一部分表声。
4、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合起来,以见其意。
5、转注:同一部首,声音相近,意义相同,可以互相注释。
6、假借:“同声通用”,为避免文字太繁杂,引申其意。
商代书法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开端
甲骨文的发现
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的一个小村发现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种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今河南安阳小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所以人们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
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
《祭祀狩猎涂硃牛骨刻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