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结合的过程。从实践层面来看,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回顾和总结这四个阶段,对于我们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阶段: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初步认识市场调节的作用  从时间上看,这一阶段大致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5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6之前。,初步认识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早在1978年12月,邓小平在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6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011979年邓小平又专门提出对市场经济的看法:/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0o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领导人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提并论,这就为十三年以后我们党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并从实践上开始了对市场机制的大胆尝试。首先在农村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广大农村在短时期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次在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方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引入了市场机制,确立了政府和企业、企业和职工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了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使企业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再次,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上适度引入市场机制。打破了过去完全依靠行政手段调节宏观经济的局面,适度放开部分商品,开始尝试运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由市场机制来调节供求关系。最后,在收入分配上也适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分配领域开始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允许一部分人通过勤奋劳动先富裕起来。充分认识到,/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才能对大多数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和鼓舞作用,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一浪接一浪地走向富裕01。,市场调节为辅0的基本原则1981年6月27日通过的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6指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0o1982年9月1日通过的党的十二大报告中说:/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0?可见,在这个时期,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是有限的,对市场机制的作用还没有更充分的认识,从总的指导思想上来看,对市场机制的作用,仍限制在为/辅0的限度内。第二阶段:明确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性质,加大市场机制在各领域的调节力度  这一阶段大致从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5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6始,至1989年11月十三届五中全会作出5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