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死磕派律师.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死磕派律师.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1 2015/10/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死磕派律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死磕派律师
律师江湖
某酒店宴会厅,七八十名参加研讨会的律师边吃午餐边高声交谈,只有两位律师站着,其中一位解开衬衫,从腰腹处往两边扒开,露出中年发福的身体,向另一位展示长在肚皮上的几颗良性脂肪瘤,仿佛身处自家厅堂。他就是常常在言语和行动上出人意表的“律坛怪侠”杨金柱。
在这次被认为是死磕派律师大聚会的研讨会上,杨金柱剖析了自己走上“死磕”道路的心路历程,“我觉得原来我们好多律师都是骗子,包括我自己。”听众中先是传来几声干笑,然后是响亮的掌声。
“这不要鼓掌了,我感到很惭愧。”他接着抛出更为刺激的话,“我认为,不死磕的刑辩律师,在现在的司法状况下,基本上是骗子。搞个辩护词,到法庭上讲几句,有什么用?很轻松完成任务,哪怕你一个案子收几万、几十万、上百万—我知道北京几个大律师一开口就是收费500万、1000万。但是,不死磕对不起这些钱啊,各位!”
坐在台下的迟夙生律师正微博“直播”研讨会的内容。从2011年开始上微博的她,现在已经发表和转发了4万多条微博,发微博的速度惊人,杨金柱还没有讲完,她已经发出了一条微博:“律坛怪侠杨金柱……今天的观点是—不死磕的律师是骗子。”
这句在传播过程中被简化,因而丧失了语境的话,迅速引起了争议,一向对杨金柱颇有微词的何辉新律师认为他说出这种
“贬损同行,自我表扬,疯狂炒作”的话一点也不意外。
另一位本想着“他们做他们的死磕派,我做我的普通律师,相安无事”的律师也被这句话激怒了,写了一篇长文怒斥死磕派,并为自己被无辜打为“骗子”正名。他在文中质问:“难道就因为没有像你们一样去死磕,没有像你们一样去大讲特讲刑讯逼供,没有像你们一样边开庭边发微博,然后就成骗子了吗?”
杨金柱看到自己的话在微博上被简化了,招致异议,在会场上站起来,希望大家赶紧上微博帮他“解释一下”。因为微博而聚在一起并壮大声势的死磕派律师,这次却被微博磕了一下。
死磕派律师的涌现,在律师江湖中掀起了不小波澜,也在更大的话题域中产生死磕派律师“到底是磕出法治中国,还是磕坏中国法治”的争论。死磕派成长史
直到最近大家才搞清楚死磕派律师这个说法的渊源。一直被认为是首创者的杨学林律师回忆说,他最初是听迟夙生律师说过这个词。2011年6月发生了“北海案”,4名刑辩律师以刑辩界臭名昭著的伪证罪被刑拘。当时恰逢“李庄案”第二季以检方撤诉告终不久,刑辩律师们还未从胜利的喜悦中回过神来,又被现实狠狠打击了一下。
激愤的律师从全国各地前往北海为被刑拘律师辩护或是声援。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执业的齐齐哈尔律师迟夙生是律师界少有的全国人大代表,但她一直偏安于东北一隅。“北海案”发生之初,前往声援的律师在当地遭遇了诸多困难和压制,迟夙生坐不住了,从东北飞往广西。她看到有律师受到不明身份的人员围攻和打伤,忧虑重重,说了一句
“得死磕”。杨学林从那时开始对“死磕”这个东北方言留下了印象。
2012年初,贵阳发生“黎庆洪打黑案”,总共有50多名被告,涉及27个罪名。最终有本地和外来律师共88人出庭辩护,庭审前后持续了40多天,堪称共和国第一大规模刑事庭审。
“黎庆洪案”在贵阳第一次开庭时,天气异常寒冷,但庭审过程更为僵硬。甫一开庭,辩护律师便直指上级指派的公诉人身份不合法,要求回避。杨学林还清楚记得那一次交锋,“不让他们宣读起诉书,他们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