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2
文档名称:

矢量分析与场论(谢树艺).pdf

格式:pdf   页数:8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矢量分析与场论(谢树艺).pdf

上传人:化工机械 2013/1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矢量分析与场论(谢树艺).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材分析

本书是在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出版的《热学》教材的基础上,根据面向 21 世
纪课程教的要求,重新修定而成的。它既继承我国传统物理教学严谨扎实的传统,又
注意改正传统教学深而窄、不太注重实际和新的缺点,以力求体现“宽、新、实、活”
四个字。(一)所谓“新”是指在低年级基础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创新能力
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为此,不仅要使学生对当今科技的新发现、新成就及其应用前
景有所了解,而且要使他们对之产生浓厚兴趣,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启迪与动力,从而
产生时代紧迫感。对科技前沿的介绍,基础课教学与科普讲座不同的是,它必须与教
学水平相适应。(二)所谓“宽”,不仅指专业口径及知识面,更要有较强的综合各学
科知识的能力。因而在基础课教学中应适当加强本学科中各分支学科间的联系以及适
当加强本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在联系、比较、综合中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宽实的基础。(三)所谓“活”是指在教学中特别强科学
思维方法的训练,而它们又是以良好的思维结构-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与思
维的灵活性为基础的。(四)所谓“精”是指精选经典教学内容。
本教材内容丰富****题难易程度安排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适合物理专业
的本、专科学生进行学****br/>
























1
第一章导论
一、教材分析:
本章首先对热学的研究方法、理论体系进行介绍,并简单介绍了热学发展的历史。
这一章对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均做了介绍。在宏观理论中,着重讲了平衡态、理想气
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第零定律及温度的概念。在微观理论中,简略介绍了物质的微观
结构和压强、温度的微观意义,在理想气体的基础上讲了一种接近于真实气体的方程
—范德瓦尔斯方程。
二、基本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对热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热力学研究的发展史能够有一个初步认识,为
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学****打好基础。
(2)理解并掌握热力学第零定律,理解温度的热力学定义。
(3)理解温标的概念,了解气体温度计原理。
(4)理解并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各种形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要求学生能从微观角度,用统计观点,定量分析理想气体的压强。
三、重点内容:
(1)热力学第零定律,理解温度的热力学定义。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3)用统计观点,定量分析理想气体的压强。
难点分析:
(1)温度的热力学定义。
(2)统计观点。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热学研究对象、方法及人类对热本质认识的发展。
(2)平衡态,状态参量。
(3)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三种温标。
(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5)气体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分子力。
(6)理想气体压强公式及统计意义,温度的微观解释。
(7)范德瓦尔斯方程。
本章共 12 学时
五、参考书目:
(1)李椿,章立源,钱尚武《热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王竹溪《热力学简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顾建中《热力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4)D·哈里德和 R·瑞斯克尼著,郑永会等译《物理学》第一卷第二册,科学出
版社,1980
(5)胡盘新,汤毓骏《普通物理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六、作业题:

思考题:

七、课后分析:
2
由热力学第零定律引出温度的概念,这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不易掌握,要多举
实例给学生讲解。对于理想气体物态方程,要以例题结合理论的方式进行讲授。微观
理论比较抽象,要使学生的思维与宏观现象相联系,这样才便于学生形象地理解。

第一章导论
§ 宏观描述方法与微观描述方法
§ 热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一. 热学的研究对象
热物理学是研究有关物质的热运动以及与热相联系的各种规律的科学。
二. 热学的特点
热物理学研究的是由大量的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我们所关心的是气体的宏
观性质,即相应的统计平均值。
§ 宏观描述方法与微观描述方法
一. 热力学
1. 热力学
热力学是热学的宏观理论。它从对热现象的大量的直接观察和实验测量中
所总结出来的普适的基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