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常乐镇培育村环境整治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13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常乐镇培育村环境整治规划.doc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9/4/17 文件大小:1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常乐镇培育村环境整治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肃聿袆常乐镇培育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薇羆薇(2008年至2010年)蒃衿薃前言莅肄蚀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高农民人居环境质量,根据海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总体要求,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厅等部门关于<江苏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并按照《海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要求,针对我市农村实际编制本规划。本规划综合了近年来开展的“三清”、“六清六建”、“农村新五件实事”、“三清一绿”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精神,吸纳了全市各地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的经验和做法,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十一五”期间全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基本依据和指导性文件。袂薀芇蒆膃肅莁莀莂薇薅螀螁肁蚈芅蚃螆膀螁肀莆肆袀袃芇肈蒈膄芄第一章农村环境基本状况芃肈膃第一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回顾芅节羀我村总人口3601人,总耕地3016亩,总户数1466户,47个村民小组,153名党员。本村位于常乐镇西南端,东靠其林,南临三厂,天久线贯穿境内,交通便利。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达14878元。螂螈芅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污染源的增加,各级对农村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环保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我村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保护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提高群众环保意识,美化家园,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常乐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促和谐、奔小康”为载体,创省生态示范村为总体目标,不断更新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了“三清”工程(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全面启动了以解决当前农村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为宗旨的环境整治工作。芆蚅羆近年来,我市农村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被评为淡水养殖、蚕桑生产,沟河保洁等先进集体,并被评为海门市先进党支部、文明村等先进集体,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全面相同发展,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达14878元。膂薈羂第二节农村环境的主要问题莈螃肀(一)农村沟河受到污染。由于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随意排放,生活垃圾露天堆放未经处置,随地表径流进入河道水体,致使村庄沟河水源受到污染,给村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十分不便。薁艿蚆(二)白色污染比较突出。由于各种塑料袋的广泛使用,加之多年来农村生活垃圾乱丢乱扔的陋习,造成了村庄到处都存在白色污染的现象,一些沟河存积了大量的白色漂浮物,一些农户的住宅周围垃圾成堆,严重影响了村庄的环境面貌。膅肆莄(三)农业面源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少数农民焚烧秸秆或推入沟河,使河流富营养化程度高,污染大气、水体,影响环境卫生;二是畜禽粪便得不到充分处理排放水体;三是化肥农药的使用,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经常大量使用化肥、激素、农药等物质残留于土壤中,不仅污染农产品而且严重影响土壤耕作质量与肥效,是构成对农产品安全的主要威胁。羀罿蚁(四)环境硬件建设迟后。农村人均基础设施投入较少,村庄的卫生厕所入厕率不高,卫生厕所的使用的实际效果不高,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等设施基本空白,垃圾收运清理系统不完善,生活垃圾和废弃杂物乱堆乱放,村庄、道路的绿化建设也明显滞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差距较大。膆芄聿第三节导致村庄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蚄螀肇(一)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与城市环境治理相比,农村环保重视力度不够。各级政府尚未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定系统的科学规划,导致农村环境保护标准不清、措施不明、效果不显。农村环境保护缺少明确、有力的政策保障体系。面向农村的环境宣传监管力度不够,宣传教育大多停留在空泛的标语口号上,有法不依、执法不力的现象在农村十分普遍。芈莂膆(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不够科学。农民更加迫切需要增加收益,往往不愿意采用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而更乐意使用可带来更高效益的化肥、农药。农民在生产中往往更加关注较高的产量,以获取较多的现金收入,而不愿意花费力气开发利用秸秆、人畜粪便等生物资源。大多数农民不讲科学地使用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往往超过作物实际最佳需要量。农村群众重个人现代消费需求,有毒或难降解的现代生活垃圾大量产生,而缺乏相应的处理设施。膃蒀螄农村环保建设投入不足。与城市人均环境建设投资比较,农村人均环境建设投资明显太少。市镇两级用于村庄环境治理的投资较少,村里用于村庄环境治理的投资也微乎其微,以至农村环境建设硬件跟不上,环境保洁队伍建设力量不足。肅蚅腿薂芀蒈肇袃薄羂羁蒃膈膅艿莁螁衿羅芄芆袁膇节肇蒂荿芀羈羆肈螅螃羃蚈肁袅袃葿莃葿莇羇芅蒅螂腿肃羈莄蕿芁罿螇第二章总则螆螆羃第一节指导思想蚁蚀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