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图文转换
●高考回眸
●近年图文转换题分布统计:
2005年天津卷、浙江卷、湖北卷;
2006年全国Ⅱ卷、广东卷、山东卷、重庆卷、辽宁卷;
2007年广东卷、山东卷、湖北卷、全国Ⅱ卷、天津卷、辽宁卷、四川卷;
2008年高考北京卷、重庆卷、福建卷、广东卷、山东卷
2009年安徽卷、全国卷Ⅰ、山东卷、广东卷等。
考点说明
图表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这类题型属于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分值一般为4—6分。
(1)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
①表(格)文(字)转换题 
②图( “徽标类”“漫画类”)文转换题
(2)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
①直接表述图表信息
②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图文转换的类型
图文转换解题思路:(读—思—写)
1、读:画面组成要素。
2、思: 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深层意义)
3、写:①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②答题格式。
此类题将详细数据以表格的形式或坐标、柱状图等直观的图形显示出来,这些数据是有规律地排列着的,做题时要认真研读出它的规律,依题目要求用文字准确地把相关信息表述出来。
一、表文转换题
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表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
①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表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③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表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表文转换题答题步骤
图书状况
完好无损
损坏较轻
损坏较重
损坏严重
图书数目(册)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年广东)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 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
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两道题⑴往往是对图表画面内容的概述。要求考生把握重点内容,主要信息,整体趋势,在忠实于原表的基础上用描述性语言作答。⑵往往是对图表所蕴涵信息进行概括表述。要求考生注意保持和图表观点态度一致,不要跳过图表内容,进行随意推测。一般是用议论性语言表述和图表相关的最直接的内容。
两道题⑴标志性词语有“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⑵标志性词语有“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技法点睛
5、从2008年开始,国务院规定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一天,此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在规定发布之前,某民意测评机构对市民做了“你更喜欢中国传统节目还是西方节目”的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调查对象
调查项目
青少年
中老年
更喜欢过
中国传统节日
%
%
更喜欢过
西方节日
%
%
在我国中,
青少年比中老年人更喜欢过西方节日。
根据上表得出结论:
表格反映情况:
我国青少年对传统节日比较冷淡,
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例3:阅读下面有关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中学生喜欢观看话剧吗”网络调查统计表
情况
喜欢
不喜欢
经常看
时间紧很少看
内容不合胃口很少看
票价太高很少看
人数
9
25
30
30
92
比例﹪
5
14
16
16
49
问:如果你们学校举行“话剧与中学生”专题座谈会,你作为与会者,请从调查结果统计表中选取一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一条建设性的意见。(不超过10字)
参考答案:
1、让话剧走近中学生。 2、丰富话剧内容,合理降价。
3、统筹安排时间,定期观看。(可从时间、内容、票价等角度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