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乡村生活垃圾处置工作意见.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乡村生活垃圾处置工作意见.doc

上传人:zbggqyk171 2015/1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乡村生活垃圾处置工作意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乡村生活垃圾处置工作意见
有效治理我公路沿线及乡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全州乡村环境卫生状况,推进生态立州战略,加快生态州建设步伐,现就加强我州乡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指导思想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试点、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政府引导、公众参与、场地联合、加强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实行州县(市)扶持,乡镇(农场)主抓,村组(场队)联动,村(居)民参与,健全完善乡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增强乡村居民环保意识,努力实现全州乡村环境卫生保洁“全覆盖”
发展目标
全州三县(市)建成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全面提升全州31个乡镇和10个农场现有垃圾场的规范管理,配备垃圾运输设备,建立健全垃圾清运处理及收费制度。2015年底前,2012年底前。全州每个村组(队)至少建有1个垃圾池,全面建立“户分类、村(队)收集、乡镇(农场)运输集中处置”乡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和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制度,使全州乡村垃圾收集率达到90%以上,垃圾处理率达到85%以上,乡村生活垃圾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沿江沿河沿路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队貌明显改善。
主要任务
整合乡镇和农场的环卫人力资源,建立健全乡村垃圾处理及环境保洁队伍。以乡镇环卫站为依托。进一步健全乡镇(农场)环卫机构和队伍建设。村寨和农场生产队,按照每3050户农户或家庭配备12名环境保洁员的标准,建立乡村垃圾清扫和环境保洁员队伍,保洁员工资待遇可采取农户(居民)共同出资的方式解决,乡村保洁工作也可采取农户(居民)轮流清扫的方式。要制定村规民约和场规队约,落实垃圾分类、定期清扫,定点堆放、定点收集、定期清运等制度,逐步建立完善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
根据人口状况和居住条件,添置和建设乡村环境保洁与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各村组(队)要因地制宜。设置若干个垃圾箱和垃圾池,配备垃圾清扫工具,有条件的村委会、农场生产队,要配备清运车辆。偏远和不能将垃圾集中运至乡镇(农场)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的村寨和生产队,要根据地形特征,就地就近选择适当地点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置。
对具备基础条件的要逐步完善有关处理设施,。加强对现有乡镇和农场垃圾处理场的管理。把垃圾堆放场提升建设成为规范的垃圾填埋场;对不具备基础条件的要科学规划,另行选址,以适应长远发展需要;对无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处理场,可以采取焚烧、填埋等简易处理方式,尽量做到规范有序堆放,以延长垃圾处理场的使用年限;对垃圾处理场的道路、倾倒台等应定期维护,减少垃圾清运过程中的漏洒和垃圾处理场内不规范堆放的现象,避免二次污染。
二、运作模式
可采取一种或多种方式,针对我州农村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经济实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对乡村生活垃圾进行处理,逐步使垃圾随意堆放和丢弃的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县(市)处理模式。城市近郊的乡村和农场生产队。
采取户分类、村(队)收集、乡镇(农场)统一运输至县(市)垃圾处理场进行统一处理。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办法。
应充分发挥城镇垃圾场或处理点的功能作用,乡镇(农场)处理模式。主要交通沿线及城镇集镇周边的农村、生产队。采取乡镇(农场)村(队)联合、联动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