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西昌市白庙村旅游发展.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昌市白庙村旅游发展.doc

上传人:sftnqws018 2015/1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昌市白庙村旅游发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昌市白庙村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等资源,吸引城市居民前往观光、体验、休闲、购物及学****等,是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自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以来,乡村旅游便成为我国旅游业的生力军,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之一。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拥有优势资源的民族地区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文明乡风的形成,整洁的村容村貌的建设等新农村建设举措,也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文章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大箐乡白庙村为例,试图探讨拥有优势资源的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发展关系。
1西昌市大箐乡白庙村优势资源分析
(彝语意为鸟语花香的地方)境内有6333hm2成熟飞播林区,森林覆盖率达76%,且牧草资源丰富。境内全是山地,最高海拔2925m,最低1720m,居民及游客生活其中均不会产生高原反应,适宜居住及旅游。气候属横断山区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平均气温15℃可同春城昆明(平均气温14℃)媲美,是御寒避暑胜地、休闲度假天堂。
,白庙村下辖7个村民组,,总户数为541户,人口2049人,均是彝族土著居民。彝族的银饰手工技艺、毛纺织品及擀制技艺等民族工艺,民居建筑,服饰饮食,音乐舞蹈,婚庆嫁娶,节日庆典等均保持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自驾车约30分钟,省道西巧公路综贯全境,交通极为便捷。同时,白庙村北临国家4A级景区、被誉为“川南胜景”的邛海——泸山景区;南距以“螺髻山开,峨眉山闭”著称的古冰川天然博物馆螺髻山(国家级4A级景区)18km,且是其必经之地。故可依托两大著名景区,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互补的组合优势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
2白庙村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自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以来,乡村旅游便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发展高潮;四川省本是国内现代乡村旅游的发祥地(贾会娟,2011),然而诸如成都市三圣乡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并不适合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故在2008年4月,四川省发布《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规划布局了一批“藏家乐”“羌家乐”“彝家乐”和特色家庭旅馆,启动建设特色牧(农、林)家乐示范乡、示范村和示范户(陈翔,2011)。西昌市因为发展乡村旅游成效显著,于2010年被授予“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市”荣誉称号。而白庙村因具有优势资源在西昌市的乡村旅游发展队伍中异军突起,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推动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白庙村因地处半山区,畜牧业便成其为第一大支柱产业,主要养殖猪、牛、羊、鸡;农业以种植土豆、玉米、荞麦为主。农民经济收入十分有限。自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来,修建了彝族农家乐、彝家特色烧烤店和小卖部等餐饮服务业。饲养的生态猪、生态羊,种植的土豆等不再作为低廉的初级农产品出售而变成了农家乐餐桌、烧烤店里的美味,身价倍增;生态鸡、绿色土鸡蛋也成了游客眼中的稀罕物,颇受旅游者竞购。乡村旅游经济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