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栀子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二) 四、栀子园的管理 (1)除草松土:造林当年至第3年,每年锄草松土培育幼树2次。第1次4~6月,第2次8-9月,结合施肥进行。松土时,注意近根浅、远根深,冠内深10~12厘米,冠外深15厘米以上。也可在栀子园栽植后的第1―2年套种花生、豆类、芝麻等矮秆农作物。通过松土除草或套种,清除园内杂草,改善土壤性能,减少病虫繁殖与传播,促进幼树生长发育和提早进入结果期,栀子园进入结果期后,每年可进行1~2次松土除草。于每年3月底前垦抚1次,8月底劈抚1次。(2)施肥:栀子生长前期,以施用氮肥为主。以便迅速扩大树冠,增强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进入生殖生长期。应控制氮素肥料。增施磷钾肥,促进多开花结果。移栽后的前1~2年,每667平方米(1亩)穴施复合肥20~25公斤。农家厩肥、堆肥1000~1200公斤,促进幼树多发新枝。形成合理树体结构。结果树每年3月底每667平方米穴施尿素25-30公斤,促进营养生长。5-6月为栀子花期,待花谢3/4时,叶面施肥1次,可提高坐果率。8~9月栀果迅速膨大期,宜以磷钾肥为主。 ,在幼树离地25厘米处剪截定干,至夏梢抽发,每株选3~4个分布均匀、生长健壮的枝作主枝。第2年夏梢抽发,每个主枝上再留3~4个侧枝培养为副主枝,向不同的方向生长。依次延长顶梢以后再在副主枝上放出侧枝。第4年便进入结果期,修剪以疏为主,宜在冬季或次年春季发芽前20天修剪。先抹去根颈部和主干、主枝上的萌芽,后疏去冠内病虫枝、交叉枝、细弱枝、密生枝、下垂枝与徒长枝,使树冠成圆头形或自然开心形。为方便采收,~。整形修剪后,要配合追施有机肥1次,以利恢复树势。 ,主要有黄化病和褐斑病。以虫害为主,其中危害较严重的有咖啡透翅天蛾、栀子卷叶螟、桃蛀螟和日本龟介。病虫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主要采取生态治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主要措施包括:①及时进行抚育管理,合理修剪,对已感染的植株进行清理;②人工捕捉幼虫和成虫,或采用灯光诱杀;③采用合理的栽植密度,以防过密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