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医护一体化护理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护一体化护理论文.docx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4/19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护一体化护理论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摘要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护理工作模式在妇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妇科护理管理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工作模式的时间2016年7月作为分组间隔,分别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这两个时段中,各抽取35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次纳入对照组、观察组2个组别中。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医护一体化护理管理,观察妇科护理质量、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专科护理、护理差错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关键词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妇科;护理管理作为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妇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1-3]。为了实现改善护理质量目的,本文将医护一体化护理工作模式用于临床妇科护理管理中,现将70例妇科患者的护理流程及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妇科护理管理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工作模式的时间2016年7月作为分组间隔,分别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这两个时段中,各抽取35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次纳入对照组、观察组2个组别中[4-5]。对照组年龄25-61岁,平均475±103岁;子宫肌瘤患者14例,卵巢囊肿患者10例,其他患者11例。观察组年龄27-63岁,平均502±105岁;子宫肌瘤患者10岁;卵巢囊肿患者13例,其他疾病患者12例。两组妇科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方法121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妇科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 122医护一体化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进行管理,具体方法如下1分组方法。根据妇科临床医师、护理人员数量,从护龄年资、专业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组,分为初级组、中级组、高级组3种类型。按照临床医师匹配护理人员的方式,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管理。 2职责分配方法。在层级管理基础上,每组均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完成本组成员护理职责的划分,并根据临床医师治疗工作制定配合方案。 3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管理。妇科患者入院后,临床医师负责根据患者症状、既往病史等评估病情,同时,由负责护理人员为患者减少医院环境,讲解妇科病区设置。临床医师制定检查方案后,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共同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医师为主,护理人员为辅,促使患者配合完成线、超等各项检查。临床医师与护理人员共同商讨,制定治疗方案,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提供用药指导,向临床医师反馈患者病情变化状况[6-8]。 13观察指标。观察妇科护理质量,评分项包含专科护理、护理差错2种。观察妇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 14评价方法。通过自制量表对妇科护理质量进行评估。经检验,该量表信度及效度均高于08。该量表由专科护理、护理差错2个维度构成,每个维度总分50分,专科护理评分与护理质量呈正相关关系;护理差错评分与护理质量呈负相关。 15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工具选用200软件。护理质量、住院时间的统计学方法为检验;护理满意度数据的统计学方法为检验。当2结果21妇科护理质量。对照组专科护理评分4137±255分,低于观察专科护理评分4829±104分,对照组护理差错评分936±218分,高于观察组护理差错评分103±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31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优势。在妇科临床护理管理中,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充分将临床医师、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整合在一起,以患者为中心,通过通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