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论“网络空间命共同体”之构建.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网络空间命共同体”之构建.doc

上传人:840122949 2019/4/20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网络空间命共同体”之构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之构建〔摘要〕“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对“网络空间”安全治理规则提出的“中国方案”,在制度上可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予以构建。国际层面,在确立以平等尊重为基础的国家网络主权适用法理的前提下,采取以合作共赢为目的的实施方略,进一步建立并巩固与各国的合作关系,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营造出良好的国际大环境。国内层面,在党政结合的国家主导型统筹框架下构建政、产、学、研四管齐下的统筹体制,以确保获得强大“网络空间”的能力。〔关键词〕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制度构建;国家网络主权〔中图分类号〕D8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04-0021-09 一、引言当人类进入网络时代,面对层出不穷、日益严峻的“网络空间”安全威胁,建立一套普遍认同且行之有效的网络空间安全治理规则是各国政府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有鉴于此,中国国家主席****在2015年12月16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中,首次提出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全新概念,并在2016年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视频讲话上再次重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解开世界“网络空间”安全治理规则的困局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经提出便引起全球的高度瞩目。但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提出以来,就其进行研究的国内学术成果甚少。因此,实有必要对“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做进一步阐述,以丰富和完善相关的理论研究。为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以期对丰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提供些许参考。首先在明确“网络空间”概念和相关特性的基础上,对目前危害“网络空间”安全的主要攻击类型进行梳理,并就围绕制定“网络空间”安全治理规则的国际博弈做出阐释后,指出创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是解决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治理困境的最佳途径,并站在制度建设的高度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尝试进一步的具体阐述:国际层面,应当坚持在确立“国家网络主权”法理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主权平等的国际合作;国内层面,在党政结合的国家主导型统筹框架下实现创新发展,构建政、产、学、研四管齐下的统筹体制,以获取强大的“网络空间能力”,让“网络空间”所链接的国家、组织和个人真正形成开放共享的命运共同体,实现安全有序、共存共生的目的。二、“网络空间”及其主要威胁类型“网络空间”的内涵在讨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之前,应当首先明确“网络空间”的内涵。“网络空间”的英语表示为“cyberspace”,由美国小说作家威廉・吉布森在其1984年出版的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中所首创,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为世人所知。各国政府都在尝试对其概念进行界定,比如美国政府将“网络空间”定义为“包括现代社会几乎所有方面的、全球规模的相互链接的电子数据和信息流通基础设施”〔1〕;英国政府认为“网络空间”是“网络化电子数据活动的所有形态,包括通过数字网络实施的行动以及其内容”〔2〕;而加拿大政府把“网络空间”看作是“由信息技术相互链接的网络以及网络数据所创造出的电子世界”〔3〕;日本政府则认为“网络空间”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流通各种信息的一种全球规模的虚拟空间。〔4〕笔者认为,“网络空间”是一种通过电脑、服务器、智能手机等以数据传输和储存为主要装置所构成的网络数据流通空间,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