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大葱紫斑病.docx

格式:docx   大小:424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葱紫斑病.docx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9/4/20 文件大小:4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葱紫斑病.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葱紫斑病葱紫斑病英文名 OnionAlternarialeafspot 异名 葱黑斑病、轮斑病。病原 香葱链格孢Alternariaporri(Ell.)Ciferri,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寄主 葱属植物。危害 葱类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直接影响葱叶的食用价值和葱籽的产量。分布 全国各地普遍发生。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和花梗。病斑椭圆形至纺锤形,通常较大,长径1~5厘米或更长,紫褐色,斑面出现明显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部长出深褐色至黑灰色霉状物,此即为本病病征(分生孢子梗与分生孢子)。当病斑相互融合和绕叶或花梗扩展时,致全叶(梗)变黄枯死或倒折。采种株染病,种子皱缩不饱满,发芽率低。本病还可危害大蒜、韭菜、薤头(藠头)等蔬菜。发病多从叶尖或花梗中部开始向上蔓延,出现紫褐色小斑点或纺锤形稍凹陷斑,潮湿时长有黑褐色粉霉状物,病斑扩展中有几个相互融合或环绕叶和花梗,病部软化易折断,严重时叶大量枯死种株花梗发病率高,致种子皱缩,不能充分成熟鳞茎受害引起半湿性腐烂,收缩变黑。      鳞茎染病,多发生在鳞茎颈部,造成软腐和皱缩,茎内组织深黄色。  【病   原】Alternariaporri称葱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淡褐色,单生或5~10根束生,有隔膜2~3个,不分枝或分枝少;分生孢子褐色,长棍棒状,具横隔膜5—15个,纵隔膜l—6个;喙孢较长,有时分枝,具隔膜0~7个。(1)形态:分生孢子梗淡褐色,单生或束生,大小(30~100)微米×(4~9)微米。分生孢子褐色,长棍棒状,大小(60~130)微米×(15~20)微米。(2)特性:分生孢子发芽适温24~27℃,病菌生育适温6~34℃。  侵染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体内或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但在南方温暖地区特别是广东,病菌以分生孢子在葱类植物上辗转传播危害,并无明显越冬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从伤口、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致病。病菌孢子形成、萌发和侵入均需有水滴存在,故温暖多湿的天气和植地环境有利于发病。沙质土、旱地,或肥水不足,或葱蓟马猖獗的田块,往往发病严重。早苗、老苗发病也较重。潜育期1~4天。 发生因素发病适温为25~27℃,低于12℃则不发病。温暖多湿的夏季发病重。沙质土,旱地,早苗或老苗,缺肥,以及葱蓟马为害重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实行2年以上轮作。②施足基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寄主抗病力。(2)物理防治:鳞茎可用40~45℃。(3)药剂防治:①种子用40%甲醛300倍液浸3小时,浸后及时洗净。②发病前至发病初期,以预防为主,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   %氧化亚铜(铜大师)水分散颗粒剂1000倍液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560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800~1000倍液;   %恶***·锰锌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   对水40kg/亩,均匀喷雾防治,视病情间隔7~10天喷1次。   田间发现病情时加强防治,发病普遍时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倍液;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47%春雷霉素·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25%***菌唑乳油1000~2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25%咪鲜***乳油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对水40kg/亩,均匀喷雾防治,视病情间隔5~7天喷1次。